武夷的三条茶路:万里茶路、海上茶路和驿茶之路
发布时间 2015-01-20 浏览 22970 次
输欧洲试销。著名的瑞典哥德号,曾三次来往中国广州贩茶。于是,中国武夷红茶,风靡欧洲,形成“下午茶” 习俗。

还有一条“驿茶之路”,是最早的闽北古茶道,那就是从浦城的渔梁驿站北上,过仙霞关,沿“吴越商路”走,或船入大运河,穿东南,达中原,这也是福建茶叶北上主要通道,闽茶的必由之路。

浦城地处闽浙赣边境,毗连江山、建瓯、武夷山等三省七县枢纽。仙霞山与武夷山脉在北境交接,县城北上二十公里的渔梁村,唐代设驿站,延至明清,成为一个兴盛的集镇、古邑的别称,她就是中原入闽第一驿站——渔梁驿。

清光绪《浦城县志》载,凡北上江浙的士宦商贾,都须上渔梁岭翻越仙霞六岭五关去中原,南下的行客,经过百里奔波跋涉,下得渔梁岭也须走浦城观前乡水路下建州到福州。于是,边城的驿茶之路——福建进出口的中原第一驿,既是闽中士子求功名的出关之路,也是南北商贾的闽茶北上之路,当年的建州北苑贡茶就是从这里出闽进京。

这条茶路上,蔡襄、辛弃疾、林则徐、朱熹、刘克庄、袁枚都到过此,饮酒品茶,作赋做诗。茶盛的宋代,建溪茶声名朝野,如浦城杨亿茶诗《北苑培》:“灵芽呈雀舌,北苑雨前春。人贡先诸夏,分甘及近臣。越瓯犹借缘,蒙顶敢争新。”北宋"范仲淹《咏建溪茶》:“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南宋"陆游《建安雪》:“建安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清代文人袁枚过渔梁道上,留下一首著名茶诗:“远山耸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到此间闲立久,采茶人散夕阳西。”

由此,在宣传“万里茶路”时,我们切莫忘了“海上茶路” 和“驿茶之路”。(伍策 作者:皇甫生)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