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六堡茶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郭晓莉:制作六堡茶的原料大部分采用当地大叶种、中小叶种茶树,采摘一芽二、三叶新梢,其制作分为初制:采摘鲜叶、稍经日晒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成毛茶;再进行精制:分级拼配、渥堆发酵、干燥、蒸压、晾制陈化、成品包装。
王世民:广生祥六堡茶有“韵浓香清”四味古法,现在重新挖掘整理恢复的传统工艺有20多种,在不同季节采摘一棵茶树的不同部位,有芽有叶有梗,用不同工序去做,汤色、香气、口感、对身体的调理作用都不一样。
记者:六堡茶常用小竹篓存放,这是为何?
郭晓莉:小竹篓包装是一大特色,因为后发酵茶不能用厚塑料袋、铝箔袋全封闭,一定要透气,有一定温度和湿度,利于陈化,封得很密变化就很小。平均湿度50%左右最好。
记者:我还注意到,广生祥品牌的六堡茶有些放在葫芦里。这是你们公司的专利吗?
王世民:六堡茶古来就有在葫芦里存茶的习惯,葫芦包装不需要用纸包裹茶叶,纯绿色无污染,而且,因为葫芦上有些细微的孔,适合茶叶后期转化,所以适宜存放六堡茶。广生祥有两种新型实用专利葫芦:一种是苹果葫芦,顶部开口,以盘扣连接;另一种是亚腰葫芦,底部开口。两种葫芦的外壳上都刻有精美图案,是葫芦存放茶叶的开创性方法,也是基于葫芦本身特性做的实用新型开发。
马来人至今有喝六堡茶习俗
记者:六堡茶当年出口时,在海外的美誉度如何?
王世民:马来西亚人很认同六堡茶。据说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主要做矿工,他们整天泡在水里选矿,劳累一天后必须要喝上一大碗浓浓的六堡茶,否则就会腰酸腿疼,因此,矿主招工时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如果不这样就招不到工人。现在,马来西亚许多人还保留着喝六堡茶的习俗,在那边也能发现不少存放多年的六堡茶。
郭晓莉:六堡茶在日本也曾作为保健药品,以“健美瘦身茶”、“油解茶”名称在各地药店出售。1991年,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考察,后经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素,有强力的降脂解腻、减肥健美功效。这一消息传开后,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日本东京。
六堡茶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记者:六堡茶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
郭晓莉:只要存放条件得当,六堡茶可以保存很多年。整个黑茶类都是窖藏时间越长越好,但后期陈化对通风、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在适合的温度、湿度情况下,内含物的转化会更充分。
记者:经过多年陈化的老茶口感如何?
郭晓莉:陈化后,茶汤很厚、黏、滑,颜色很深,但没有麻涩的感觉。与之相比,新茶汤色会偏浅,因为内含物多、麻涩感偏重一些。
记者:六堡茶有没有收藏价值?
郭晓莉:肯定有收藏价值。2013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锤定音》栏目中,一个藏客拿着1970年代的大箩装六堡茶老茶拍卖,最后成交价10万元一公斤。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产的“无土黑盒”也挺有代表性。这款六堡茶最早做外销,当时可能十几元一盒,后来中日关系比较紧张,“无土黑盒”不再出口,还有一些库存,近年很多人追捧这款茶,2010年左右在某拍卖会上就已经六七百元一条,现在价格已经涨到两三千元一盒。
王世民:总之,不管是从个人饮用还是收藏角度来说,六堡茶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