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好茶是这样来的 ——武夷山茶界大师谈岩茶
发布时间 2016-05-26 浏览 34967 次
致结果误差。茶有上段茶、中段茶、下段茶之分。上段茶太粗,下段茶太细,如果这类茶样偏多,泡出的香气滋味都会有影响,所以在评茶时茶样要尽量匀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说。

他表示,品鉴岩茶一般从香气和滋味两个方面作判断。优质岩茶的香气优雅、浓郁、持久,而滋味则有厚度、醇度以及回甘度,这些特征是从品种、山场、工艺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但是岩茶是以味求香,以滋味以主,在滋味的基础上求香。岩茶与其他茶类最大的区别也正是滋味区别。相较精制茶,毛茶的品种香气更容易感受,如果想学品岩茶,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多试试毛茶。

刘国英:山场只是一个因素,不能代表质量等级

“此次大赛参选的水仙,山场是一样的,主要是比拼制作技艺。岩茶制作分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初制的茶称为毛茶,之所以用毛茶评比,是为了切磋大家的初制技艺。因为当初制技艺水平提高了,岩茶制作的整体水平也就提高。”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说。

目前,市场对武夷岩茶的认知还有较大局限,许多人知道“牛肉”、“马肉”,它们都得到了市场的追捧,甚至有不少茶叶产品只要贴上“牛肉”牌子就好卖。

“其实山场只是一个因素,不能代表茶叶等级,‘牛肉’、‘马肉’也都会有好有坏、等级也有高有低。茶叶品质如何,除了山场,还有品种、工艺等多个因素。”刘国英说。

游玉琼:能否提升精制品质是判断毛茶重要标准

“在毛茶审评时,除了看它当下香气、滋味的表现,还要考虑精制后是否能提升等级。如果毛茶的香气较轻飘,那么在精制时它的香就难以‘稳住’,不利于整体品质的提升。毛茶作为基础材料,必须要做到香气高雅、水感醇浓,后期精制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提升品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游玉琼说。

游玉琼表示,没有精制过的毛茶,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稳定性都存在一定缺点。所有毛茶只是基础原料,不会当作商品茶在市场上流通。虽然有部分消费者喜欢清香型的岩茶,这种喜好没办法扭转,但所谓的清香型岩茶,火也要焙到位,起码得保证在保质期内不能返青。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