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导致的茶叶分类标准的探讨
发布时间 2016-08-19 浏览 7559 次
属于大叶种的晒青绿茶,这是它的科学属性。晒青毛茶一旦紧压成形之后,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即认定它为普洱生茶,它属于再加工茶类,确切的说属于绿茶紧压茶。晒青毛茶一旦经过渥堆发酵之后,普洱茶国家标准即认定它为普洱熟茶,散茶的熟茶属于现在茶叶标准分类中真正意义上的黑茶;普洱熟茶的散茶紧压成形之后,归属于再加工茶类,属于黑茶紧压茶。同属普洱茶的名下,原料属于绿茶类;生茶属于绿茶紧压茶;熟茶散茶属于黑茶,紧压成形后属于黑茶紧压茶。如此复杂的状况,别说是普通的消费 者,就连普洱茶从业者,恐怕真正弄清楚的也并不多见。

现行茶叶分类国家标准的分类原则明确地指出分类的原则是“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普洱茶虽然在这个分类体系中被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但并没有超出这个范畴。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照教授针对普洱茶学科定位,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认为无论生熟普洱茶都是以黑曲霉为主体的有益菌的作用 下进行后发酵,提高品质,达到越陈越香,因此普洱茶是典型的黑茶,是优质的黑茶。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对现有茶叶分类原理上的补充。有趣的是,在“普洱 茶不是黑茶”的倡议活动上,也看到了高照教授的签名,原因则不得而知。


围绕普洱茶是否属于黑茶,是否应独立于现行茶叶分类标准之外的争论,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仍将继续。在笔者看来,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现行的茶叶分类方法虽然十分科学但也非常复杂,这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无论是教科书上六大茶类的划分方法,还是行政部门七大茶类的划分方法,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认知茶。当认知的工具过分复杂的时候,是应当讨论如何让工具变得更为简便好使。无论是现行普洱茶的二元分类法生茶与熟茶,还是坊间一直在用的三元分类法生茶、熟茶与老茶,都是为了更好的认知普洱茶。由普洱茶引发的学科定位以及茶叶分类的讨论,如果最终能够促成茶叶分类朝向更加简便易行的方向发展,则善莫大焉!

当年开启普洱茶健康保健功能科学认知新时代的法国艾米尔实验报告,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一句谚语:“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让我们敞开胸怀,拥抱普洱时代吧!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