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万千气象融为紫砂文化
发布时间 2011-06-25 浏览 8605 次
壶过程中很想把自己在美术方面学到的审美观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融合到紫砂文化当中去,尽量展现给大家一种紫砂文化,而不单单只是一把壶。”

  赵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兴趣爱好所致,赵辉有着“诗词曲赋”样样通的才情,而且他对于一切事物不仅不排斥,还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从事紫砂创作之后,他涉猎的门类更多。香道、茶道令他着迷,古玩、陶艺让他沉醉。这些迸发着艺术火花的事物与赵辉碰撞后,会产生一个个非同一般的灵感。

  赵辉介绍说,十二生肖的记载最早见于中国在世界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晚形成于汉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现象,可谓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名家,兴而为文,兴而为画,妙趣横生。这也给了赵辉很好的启示,他决定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一头扎进了工作室,闭门几月未出,翻阅大量资料,专心创作。茶壶上的设计元素必须以少胜多,又要耐人寻味,要给赏壶人运行成风、质朴浑厚、古雅可爱的艺术享受。创作过程虫叮汗浃且不说,那几易其稿的痛苦抉择,没有同样经历的人很难会有同感。

  十二生肖依次排列,十二为一循环轮回,形成民间永远不变的生肖纪年。因此,赵辉将这一系列茗壶定名为“轮回”,寓意生命长久不息。这一系列作品的造型融汇中西方美学元素,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十二生肖系列”之“玉兔拜月”,取半月形为壶身,加上以灵巧为元素的流和把,衬托玉兔的柔顺、善良、活泼的特点。从造型来讲,半月壶型底部削空,是西方艺术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的半月造型巧妙结合,可谓创新之举。该系列之“五德天鸡”则以高长挺拔的壶身体现昂扬之态,把、纽皆以流畅线条概括,谐音“吾得天机”。“十二生肖系列”每一件作品都注重生肖与器型的完美结合,同时考虑到某一属相人的喜好与性格,是赵辉花了许多心血的作品。

  赵辉的作品“问道”,壶身简洁,线条流畅。嘴和把为松枝缠绕,松针自然过渡到壶身,松树下一生一道一问一答,壶纽为一粒松果。林间的松风寂寂穿行,意韵悠然。在谈到这把壶的创意时,赵辉只给了一首五言“迂回信步行,迓我一山轻; 道是松果子,临风风不惊”和寥寥数字“生问道,长曰:‘道是松果子’。”这是赵辉自己的感悟,也是这把壶的灵魂。

  与赵辉同属国家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紫砂方向)江苏省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的爱人赵美琴,在紫砂创新的道路上,也是赵辉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常常就一个题材反复探讨,各抒己见。赵辉的许多作品中都能找到赵美琴的灵感。而从中学起就是赵辉师傅的陈建平更是常常对弟子的想法进行指导,提出独到的见解。

  赵辉常说,“学美学的人非常不喜欢复制和反复,只要创新才会让我们越做越有劲”。但是,创新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因为紫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树大根深,很难找到某一个点彻底创新改进,只能靠一代一代的人慢慢努力。所以,赵辉的作品大多是传统中有创新,创新又产生于传统的基础。经过他创新的作品,古朴雅致,又有新意。

  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紫砂,是赵辉今后创作的一条主线,他特别希望壶友们在玩壶和赏壶的过程中,接触到多元化的文化,与自己引起共鸣。“这样,紫砂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就往更高一级的文化层次上推进了一步。”赵辉这样憧憬着。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