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周继荣想到了一个办法,“先疏通大动脉,培育龙头企业,做出影响力;再打通毛细血管,带动茶农重视技术、学习技术!”
他找到当地的恩施炜丰富硒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邀请茶老板一起“干点大事情”。2014年上半年,周继荣作为首席专家带着炜丰的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使用渥堆工艺的条状乌龙茶,大大改善了传统条状乌龙茶的品质。在他的建议下,炜丰第一次申请到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使该公司于2016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与此同时,他还帮着炜丰积极准备着一件一鸣惊人的大事——申请欧盟有机标准认证。在他带领大家撸起袖子挽起裤腿一起干的努力下,炜丰在官店镇和高坪镇3000亩基地分别通过中国和欧盟有机标准认证,品牌和质量都有了保障,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炜丰“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变成了现实。
2014年当年,炜丰实现了“大丰收”,产品销售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自身营业额实现大增长,同时还带动茶农增收,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依托龙头企业,做强茶叶产业。周继荣联合县农机学校开办阳光工程茶叶技术专项培训,利用周末走到田间地头,给茶农讲授茶叶栽培知识。在他的指导下,恩施茶树成活率上升到95%。在他来到建始县工作的第二年,建始县贫困户茶农出售茶叶鲜叶6000吨,茶农增收6000多万元。周继荣还先后扶持建始县马坡玉峰茶业有限公司、建始县新农茶叶专业合作社、建始县马坡玉毫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出高山子母茶、老鹰茶和马坡茶,带动区域茶农增收效果明显,优化了县域茶产业生态,形成了大小企业和谐共进、大小品牌相映成辉的格局。
“玩科技的企业不会因为科技吃亏”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与建始县正式签订定点扶贫协议,计划8年时间以科教扶贫、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为着力点,支持建始县发展现代农业。
周继荣再次“上阵”,成为华中农大定点扶贫建始县工作的“前锋”,并调任建始县科技副县长。
在科技副县长岗位上,针对当地企业科技水平低的局面,周继荣提出的一个观点在当地广为流传——“玩科技的企业不可能因为科技吃亏”。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此前,蔬菜产业不是建始县农业的发展重点。一次巧合,周继荣与一位蔬菜公司负责人几分钟的简短对话,令他意识到在建始发展高山蔬菜的巨大前景。第二天,他便马不停蹄地去调研。经周继荣牵线,华中农大的蔬菜专家徐跃进教授来到建始,开展校企合作帮扶企业技术改进,使得该企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在产值上亿元。“有些乡镇发展果树,我就把蔬菜带过去。果树没有收益的生长期可以种蔬菜,这样长短线结合就有连续的收益。”
花坪镇大洪寨村是有名的富硒产业示范村,经他联络,华中农大水产专家张学振教授指导当地农户发展富硒冷水鱼养殖。后来,再一“折腾”,小小一个大洪寨村,竟变成了集富硒产业、清洁能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示范点,形成了一条长产业链。
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了,周继荣又开始想该怎么销售。“开辟第三个市场通道,重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这个提议得到了县委大力的支持。于是,周继荣牵头制订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陆续引进了“淘实惠”等几家电子商务企业。源源不断的各类农产品通过这个通道销出去,“老百姓特别有信心!”
抓住牛鼻子,轻松牵动牛。金色建始吹起科技之风,茶叶、高山蔬菜、猕猴桃、甜柿、枸杞、硒姑娘酒等科技帮扶项目引进后逐步显现成效,助力数万人脱贫。
离开了建始,梦想在继续。一方面,他牵挂着恩施的茶、恩施的茶农,隔三差五地“回家”看看。另一方面,在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新岗位上的周继荣,又有了新的梦想,是和同事们一起,把这座实验室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他说:“我希望实验室走出去的人能够充满自信,有正向的气场!”(资料来源:南湖新闻网,作者:刘晨 晓齐,转载自中国茶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