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地茶”的科学省思
发布时间 2017-07-14 浏览 7408 次
如老树茶,是不能容忍的,错误的,有否定文明发展和技术进步之嫌。倒退荒野,是农业文明始祖神农都不能答应的,至于受此影响而去发展荒野茶则是荒诞的笑话。我们要用科学说话,坚持科学发展观,让科学发展观统领茶产业发展。”

  从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角度,应该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普洱、滇绿、滇红并重。

  从云南茶园建设的层面来看,生态茶园的建设,绿色、有机茶园的建设是趋势。

  从茶树品种选育推广的角度来看,继往偏重于适制滇红、滇绿的品种,也应该重视适制普洱茶品种的繁育,弥补短板。


  纯从普洱茶品质出发,原料是基础。原料品质的高下受环境、气候、土壤与茶树品种的影响,这是从根本上的解决方案。生态茶园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采其鲜叶制成的普洱茶,品质有明显的提升!

  有人曾笑言:现在市场上的普洱,言必称古树茶,想要买一饼纯料台地茶,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反问:天量的台地茶,都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谜底揭开非常简单:普洱茶行业的商业话语体系中,古树茶的名称等同于高端茶,台地茶的名称等同于低档茶。为了逐利,自然产生了追捧古树茶,并顺手打压了台地茶。回溯过往,从计划经济时期步入市场经济时期,短缺型的经济转变为过剩型经济。从1985年到2015年,在这过去的30年当中,整个中国茶行业从常规价廉质低的大宗茶生产为主,转向价高质优的名优茶为主,名优茶贡献了更高的经济回报。普洱茶亦是如此,名山古树普洱茶完全走的是名优茶的路线;受制于先天的不足,台地茶仍然停留在常规大宗茶的路线上。过剩型的茶叶经济是相对的,稀缺型资源下质优价高的名山古树茶广受追捧就是明证。但当所有的普洱茶厂商都拥挤在这个狭小的市场中进行争夺时,更为广大的“民茶”消费市场被忽略了。而经过提升改造之后,生态茶园所产性价比适中的民茶,在新常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个人的看法,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国传统的茶叶金三角已经从江南茶区的“苏、浙、皖”,转向西南茶区新的金三角“云、贵、川”。如何将这先天的环境、资源优势和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是摆在云南省政府、科研院校、茶业行业面前的宏大命题。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