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第四届茶与丝绸之路高
下一主题:紫砂专家大师齐聚海丝
青茶制法是在绿、红茶之间。由于黑茶的实践。启示了黑茶品质在绿、红茶之间,先是绿茶制法,后是红茶制法,就认识了先红后绿的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优美,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无绿茶苦味和红茶涩味的缺点。在制绿茶、黑茶、红茶的基础上,无数的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才发明青茶制法。六大茶类的技术措施,以青茶为最精巧。品质也以青茶为最好。
6、红茶起源:
红茶制法是在绿茶的晒青做色和黑茶及白茶《芽茶》的基础上发展的。先是小种红茶起源于16世纪,亦称正山小种;正山是指福建与江西交界的桐木关生产的小种。从小种红茶流传到闽东各县简化制法的工夫红茶,则起源于公元1650年前后。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刚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从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后来不及干燥变红的实践;由黑茶渥堆变褐黑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渥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制法。
桐木关属星村镇,亦称星村小种。星村小种是最早远销国外的名茶,产地在武夷山范围内,称武夷茶。1762年植物分类学家林奈的《植物种类》就误以武夷茶代表红茶种。由绿茶而黄茶而黑茶而青茶到红茶,由量到质变。内质的变化,按照这个顺序,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制法与品质,一个靠近一个。绿茶、黄茶、黑茶都从杀青开始,黄茶、黑茶品质靠近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都从萎凋开始,制法和品质虽各有不同,但是有系统联系。六大茶类的制法与品质都有发展,演变无数花色,各有特点,而相互联系,制茶分类就以这方面为根据。(资料来源:悦读茶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