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王庆
“产能过剩”是中国茶产业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茶产业每年的产量仍在持续增长,但是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过慢,导致产销不平衡。其次,产业内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还不够突出;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须更加重视。王会长指出以上三个问题都表明了我国茶行业仍呈现“散、小、乱、弱”的局面,至今未有根本性改变;并且茶产业的供给结构还不能适应消费需求,行业人士的主观意识太强,往往将自己的需求假象成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不精确,对产品、品牌的定位不明。
▲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王庆
谈到产业今后发展,王会长提到以下几点:
1、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劳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茶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今后一定要做到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
2、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
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强,茶叶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应当不断减少。企业应当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
3、整合行业资源,改变市场方式
粗放的市场方式也难以为继,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行业应该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布局茶叶加工企业,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4、快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
行业经济循环不畅,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链接不好。行业应该加快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构建优质、高效、多元化的共同发展体系,构建种植、生产、管理方式的标准化、数据化、智能化体系,促使行业发展从高速发展过渡到高质量发展。
5、加强企业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和行业竞争力
茶企普遍捕捉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企业的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和行业竞争力还有待加强,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根据消费热点,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
6、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提质增效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提质增效。企业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改造茶叶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推进现代茶叶产业建设。
7、完善资金保障,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行业应该完善政策资金配套,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挖掘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有意识地开发消费群体,促进消费平稳增长,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
王庆会长在会上作的专题报告,直接指出了在2017年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行业发展趋势,为行业提出了思考的方向。如何在新业态的到来之际,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行业资源,改变“散、小、乱、弱”的现状,有效缓解产能过剩的危机,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是每一个行内人士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希望大家携手共创行业新发展,促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资料来源:天下茶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