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信阳 黑龙潭寻茶记
发布时间 2018-04-04 浏览 5740 次
有几个人愿意干,我两个女婿也是我的徒弟,都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手工炒茶效率低也被人逐渐遗弃。”说话间肖兴亮师傅正在裹条、赶条,生锅做软、做细,熟锅做小,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来小时,连炒了几锅茶,刚好够竹焙笼一笼初烘,当地人叫拉风,这确实贴切。


要想香三道火,以往黑龙潭大山毛尖茶熟板栗香是一大特色,就源于优秀的火工。茶叶烘焙,远不止是现在炙手可热的武夷岩茶讲究火工,烘青绿茶对用火的奥妙把握更为神奇,上焙10余分钟,拿起笼头下焙,翻茶拍动烘笼使茶末掉落,以防止其掉入火盆,反反复复一个小时,勤劳的双手制出了高品质的茶叶,炭火也是信阳毛尖茶坚守传统技艺的的最后一道防线了,看着埋头专心细致拣茶的周祖宏师傅,他的质朴与认真也就是工匠精神吧!


离开黑龙潭村,直到下山了,心似乎都还留在大山上,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生生不息的信阳毛尖茶手工技艺传承,是信阳茶乡儿女的生存哲学。清淡的新茶是初生的婴儿,是希望的新苗,是源泉的力量!蕴含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观念。


信阳毛尖茶优美的形态,源于道法自然的古典审美。将这天地间的大美,化作案头的一盏茶,杯中的水丹青。投入沸水的怀抱的信阳毛尖茶,其色也清,其味也甜,其香也幽。声声召唤那乐山的智者,乐水的仁者,共叙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谊。(作者:马博峰 资料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