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区政府圆桌对话产业发展,“黑白力量”如何推动消费升级?
发布时间 2018-12-30 浏览 7094 次
传安化黑茶,意外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是对创新的一种肯定。

吴垠:

安化黑茶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他们敢于创新,不管是离岸孵化中心,还是运用其他渠道做品牌宣传,这都值得各个政府思考。

在做品牌塑造时,自然会与历史挂钩,在茶马古道上有一个地方叫“雅安”,陈开义主任不仅是地方领导,更是一位作家,他本人深爱中国茶文化,那么一起谈谈雅安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雅安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开义先生

陈开义:

以前雅安知名度不高,但2013年的地震便一夜成名。雅安其实有两片有名的叶子。

竹叶,孕育着雅安市的熊猫,四川省宣传熊猫实际上源头是在雅安。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雅安发现了第一只熊猫的标本。众所周知,熊猫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因此市委政府将雅安定义为“一座最滋润的城市”。

茶叶,雅安的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在唐朝的天宝元年就开始作为贡茶,唐宋元明清都作为朝廷贡茶;全国的茶马古道有很多条,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比较早,也十分悲壮。由于雅安境内道路狭窄,只能通过人力来背负,从雅安到康定,往返就要一个月,十分艰辛。

雅安保存着全国唯一比较完整的茶马司,还有最早人工种植的茶。政府作为统筹协调机构,在茶产业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将核心产区打造成世界茶旅目的地。此外,政府大力推动茶、文、旅的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打造全国第一个国家的茶艺公园。

吴垠:

每一个政府都是这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政府需要将行业与企业带动起来,进行融合。站在外界角度观察,曲建先生对于茶产业有哪些建议和想法?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先生

曲建:

我这是第三次参加茶产业的博览会或交流会。虽然不做茶叶,但对茶产业非常关注,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坐标。我每次都会逛逛博览会,有喜也有忧。

喜,茶的过度包装问题开始下降。说明了我们茶叶生产者、销售者和营销者都意识到了未来的茶叶市场应该走进千家万户,而不是走进官场。茶叶是大众消费品,一定要准确定位,假如只是官方的礼品消费,那么未来的市场将会在哪里?

忧,茶博会现场,茶叶品牌浩浩荡荡有数千家,茶行业千军万马在做各种品牌,但从研发到营销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都说通过区域品牌打造来解决问题,我推荐一个新的思路,不妨看看西方人如何整合产业!西方更多是通过股权投资重组来解决问题,现场的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是否能集中力量,形成集团,从内部调整去做好研发和共同品牌的推广。不管白茶还是黑茶,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吴垠:

曲建先生讲的其实是本质,区域品牌最终还是要回归消费结构上,品牌定位是什么?市场在哪里?所以我们如何研究消费者,包括消费场景、心理、式样和不同情景下的功能和需求,这才是品牌发展之路。但假如在整个产区企业不太能够实现合并的情况下,政府是否能帮助企业找到自身优势,并根据不同的特点给他们制定不同的发展道路。

那么,从现场产销之间的平衡问题上,曲老师能否跟我们谈谈企业如何在质量和销量之间保持平衡?

曲建:

我们国家现在进入了一个消费不足的阶段,茶叶也面临这个问题。几年之前就已经露出了头角,有人通过金融上的所谓的创新拉动一下消费储量,如把部分茶叶当成储备物资甚至增值的物资进行炒作,但茶叶毕竟是茶叶,时间一长任何的谎言都会被人点破,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金融功能就会有所下降,但却不能解决茶叶过剩的问题。

另外,国家茶叶的创新没有融入现代的元素。品牌核心的元素是技术的问题,技术研发是每个行业都必经的一个发展之路。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生产厂家或销售厂家有没有研发力量?消费市场究竟在哪里?要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茶叶差异,通过调整茶叶比例的方法,确保其口感一致。此外,企业在安全度上要建立一套标准,避免外资集团收购,取代中国品牌。茶源是根,是产业的基础,茶源管理要建立严格的标准。茶源种植、加工产业和营销渠道是茶叶三个核心点,缺一不可。

适者生存,其他国家正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他们已经注意到了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因此,茶产业必须思考:当未来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时,产业该如何改变?品牌的市场和消费群体究竟在哪里?


陈开义(左)、吴垠(右)

吴垠:

在产品的塑造方面,每个产区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有请陈开义主任跟我们谈谈如何能让产品与消费者紧密结合?

陈开义:

雅安是一个多茶的产区,我们一直在研究用什么样的产品去消费什么样的市场。这两年茶叶的多样性及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广。由于绿茶存放时间短,政府担心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因此我们在研究是否能通过低温储存延长绿茶的保质期。

另外,政府有意识调整结构,比如引导一些茶叶企业向红茶、黄茶方面发展。雅安主要产业是茶叶,相对比较单一,现在政府也在努力延伸产业链。

然而品牌成千上万,数据参差不齐,教育成本高,要做到标准化是比较困难。政府正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准备发展供销社,这能促进茶叶流通。国有和民营混改,由供销社领导担任会长,成立一家服务公司;另外,针对龙头企业,建立基地和企业联盟,形成合作机制,以政府的力量推动,达成共同发展的效果,同时也需要与其他产区共同学习和探讨。

吴垠:不管是曲建先生从思想上打开的一扇门,还是政府领导所说的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前进的道路虽然遥远,但只要踏上征途,就离目标更进一步。

福鼎白茶在大众和年轻人中是比较容易被喜欢的,那么福鼎白茶是如何促进消费的呢?

蔡梅生:茶叶的发展肯定是有市场的,没有市场也不存在发展。政府、公民和企业是一个共同体,我们的目标是乡村振兴,茶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一方面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通,成立领导小组,把主要的小组企业纳入成员,政府和企业一起来做市场计划,政府和企业责任上分工明确,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建立微信圈,设立公众平台,接受外界的批评和建议,让消费者、爱茶者、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从左到右:

蔡梅生先生、曲建先生、陈灿平先生

吴垠:此刻想到一个词语——“共生”,企业和政府合作共生。福鼎在创新和机制上确实在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那么安化政府在这些方面有哪些举措呢?

陈灿平:大家的分享让我们更冷静了,但我们冷静后却不悲观,反而更有自信。中国消费基数大,且包容性强,产能过剩是假象,消费升级的背后是产品的升级,中国不是产能不足,而是研发力度不足,只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茶品不愁销路。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在消费人群中不可复制的标准。消费者越冷静和理性,也会越来越个性,政府需要有更长远的目标为企业提供指导。


论坛现场

吴垠:政府需要高瞻远瞩,目前产业还没开始研发,没有真正打开消费者市场。茶根本就在中国,我们在研究传统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要赋予它现代的元素,将茶通过创造后,成为全球性的中国现代茶饮。围绕消费角度,梧州政府是如何做的呢?

武卫国:围绕消费,曲建先生说的三个环节:种植、加工到销售,通过销售来拉动产业。茶承担的东西太多了。茶是一种文化元素,维系着国内各族人民,维系我们一带一路国家沿线的感情。我们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其他地方都不具备中国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茶的世界是包罗万象的,可以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老祖宗遗留下的传统,我们在继承的同时可以做技术革新,善于占据市场主流。

吴垠:谈及传统茶叶一定会说到勐海县,那么勐海县是如何保证茶叶品质安全?

玉帕新:普洱茶只有一个国家标准,勐海茶是我们的特色,今年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现在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从种植到制作工艺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包括基地安全建设和推广应用。

融合共进

最后,茶道新生活团队特意为本次论坛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嘉宾所在茶产区的土壤。


通过论坛嘉宾之手,将各区域土壤融合在一起


茶产区创新论坛成立仪式

仪式象征着:融合向上的力量!希望通过如此特别的仪式,让各茶产区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融合与创造,灌溉茶叶之根,让中国茶焕发生机,经久不衰,一起见证和推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


论坛嘉宾间相互传递“成员单位”的奖牌

论坛嘉宾相互间传递成员单位的奖牌,这也意味着未来大家将携手同行,形成茶产区之间互访互动、合作共赢的机制!


论坛嘉宾合照

同一片土地,同一片茶叶,同一份情怀。至此,“相生共赢——引领茶产业消费升级的黑白力量 | 名茶产区政府圆桌对话”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回归土地,看见茶”,共同见证和推动茶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力量”如何推动消费升级?(作者:茶道君 资料来源:茶悦世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