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烧制与倒焰窑
发布时间 2011-06-27 浏览 5613 次
又对流、辐射的方式对制品进行一次较为全面、充分的加热。火焰在这个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活动过程中,就使上、中、下部产品全面地被加热,加之燃烧室沿窑墙平均分布,就造成一个四面八方都有火来的局面。制品也就在这样一片炽热的火海之中。煅烧成为陶瓷器皿。同时,火焰在由上往下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把热量传给制品,本身的温度逐渐降低,重度逐渐变大,愈易沉向窑底,在靠近窑门、窑墙的地方,因为散热较大,火焰温度比窑中央低,因而重度较大,轻易下沉,别的温度较高的火焰又来增补,这样,就使这些地方火焰的流速较快,流量较多,供应的热量也相应增多,这就部门地补偿了这些部位散热的损失,从而减少了水平温差。倒焰窑的另一个长处就是它对制品的适应性很强。因为它是间歇式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品来改变烧成轨制,这一点对地道窑来说,就不大轻易。

  倒焰窑的主要缺点在于:一是因为装窑、出窑等操纵均在窑内进行,因而劳动强度较大;二是热量损耗较大,火焰自窑顶下行后,即经烟道、烟囱排出,烟气温度很高(1000℃左右),这是由倒焰窑的结构所决定了的,否则,下部产品就烧不熟。此外,因为它是间歇式窑炉,因而余热利用较为难题,窑体本身积蓄热损失也很大;三是操纵控制不易,需要技术纯熟的烧窑工人进行操纵。因为这些原因,旧式的倒焰窑正有逐步被地道窑所代替。

  20世纪50年代,宜兴的倒焰窑不断发展,矩形倒焰窑适合装大型产品,圆形倒焰窑适合装中小型坯件,其容量均在20~120立方米之间,以100立方米最为普遍。对于某些厚大、异形或其他小批量的产品,倒焰窑仍是比较相宜的,这也是它目前没有完全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