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推广加快,种植水平提高
大理州主产茶叶的南涧、云龙、永平等县茶叶科学技种植水平不断提高。新种植茶园采用地膜盖等措施,茶园保水、保温、保肥,大大提高了茶树的成活率,保证了新茶园建园的质量。发展茶园走良种化、生态化、标准化建设之路。2001年,新建成大理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和南涧茶树良种场,“十一五”期间为全州提供无性系良种苗近5千万株,具有年提供生产800万株无性系良种苗能力,到2010年茶园良种面积达7.6万亩,全州茶树良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从2000年的0.05%提高到39.49%。州茶树良种基地建立了近30亩茶树良种母本园,从省内引进了经国家、省级鉴定的良种进行繁育,选育出适宜我州茶叶生产的品种加以推广,大大加快了全州茶树良种化发展进程。
四、区域性规模生产初步形成,精深加工初见成效
大理州茶叶产业坚持“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在南涧、云龙等县集中连片、高标准的建成了一批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茶叶基地。形成澜沧江沿岸山区茶叶优势产业带。全州建成精制茶场2个,初精制合一50个。初制120个,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初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加工品牌化的发展态势力。
五、低产茶园改造与生态茶园转换及生态茶园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在南涧、巍山、永平等老茶区,根据茶园不同情况,严格按照云南省制定的《普洱茶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大理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生态茶园转换技术规程》,在现有低产茶园中选择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产量低、集中连片的茶园采取深(重)修剪和台刈等改树、改土、改园、加强管理等技术措施,使茶树更新复壮,扩大采摘面积。恢复茶园生态环境,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带茶园内种植覆荫树,达到生态茶园转换,茶叶平均单产不断提高。全州生态茶园建设以发展无性系良种为前提,采取良种、良法,严格按照《生态茶园建设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措施实施。由于茶树生长周期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茶叶产业有着生产稳定性和经济稳定性都较好的特点,建成一亩生态茶园,投产后除去生产成本,茶农纯利可达800元左右,对缓解山区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已上升到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年通过加强无公害茶园、生态茶园的建设工作,以生产绿色食品、有机茶为目的,提质增效,对茶农和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加强对现有面积茶园的管理,提质增效。通过改树、改土、改园,加强茶管理,使茶树更新复壮;保护和种植防护林、覆荫树,严格按无公害或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提高了生产能力,使改造后的茶园各项指标达生态茶园的要求。
六、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从2008年成立第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来,到目前全州已成立 1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协会),会员户数达13764户,会员人数41292人,涉及农户24765户,辐射代动茶园面积116501亩。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了茶区茶园管理,提高了茶叶产品安全化程度,同时提高了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其在实施标准化、清洁化中的生产与管理作用,确保产品安全卫生,连接市场、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