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大国不等于茶叶强国
发布时间 2011-06-30 浏览 5280 次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农产品的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发达国家为了争夺国际农产品市场,就对一些农产品进口设置了技术壁垒。如对茶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验名目繁多,特别是近几年,发达国家规定的茶叶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复杂多变,对中国茶叶出口而言,带来的压力相当大。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国际茶叶市场茶叶的供给量以及提供的茶叶的质量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国际茶叶市场的供给由以往的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茶叶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以及新兴产茶国越南的兴起,都成为中国茶叶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虽然中国是世界的老牌茶叶生产大国,但是中国茶叶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比较缓慢,这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水平。由于中国茶叶的生产是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对于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及茶园的精心管理缺乏一定的知识,因此影响了茶叶的生产状况。同时对于茶园的农药喷洒也不够规范,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影响了茶叶的出口。面对这种现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就成了突破国际市场瓶颈的首要选择。从国内市场来看,这些产品已经取得了市场突破。有调查表明,在北京市场,有机茶近来成为大众茶消费中的新宠。最先打出“有机”概念的“更香茶叶”成为该领域的一道风景。据传“更香茶叶”目前销售收入额已超亿元,在有关方面组织的2006年品牌评选中,更香有机茶与卡夫食品、蒙牛、茅台酒、ems等九大国内外知名品牌一起当选。曹绪岷会长表示,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茶叶产业整体水平,加快我国茶叶企业国际化进程,茶业界人士一直在不懈努力着。他们多次组团出访,与世界数十个国家的茶叶行业组织进行交流,还倾力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茶业会展、论坛,不但“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还要“请进来”,接受竞争对手的挑战。2005年,他们在杭州举办了一届国际茶业大会,对我国茶产业产生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今年,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际茶叶委员会、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等9部门联合主办的“2007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又将于5月18日~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他说,这次大会以“全球茶业界联手打造健康、安全、有竞争力的茶产业”为主题,就食品安全、新茶品种开发、包装、加工技术、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进行专题研讨,并就成立世界茶叶生产贸易联盟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世界五大茶叶进口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埃及、巴基斯坦茶叶协会负责人都将到会,近30个国家茶业界领袖出席高峰论坛。大会还设立400个展位,供各类有机、绿色等名优特茶产品及茶器具、茶机械等精品进行展示。我国茶产业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差距不仅仅在于质量,更在于企业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市场培育等诸方面,这次在长沙举办的国际茶业大会,对我国广大茶业界人士而言,将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切磋、展示机会。曹绪岷认为,随着我国茶产品结构的逐步调整,茶叶经济进一步发展,茶产业实现跨越的时机已经不远了,中国茶一定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角。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