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于唐末五代后梁时期开始在新昌大佛寺一带的民间流传。据说有个自称为弥勒化身,于五代贞明三年(917)圆寂于奉化岳林寺的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经常背一只布袋、一个葫芦游历于各地寺庙之中。一日大佛寺古刹邻近有一农妇,因天气炎热中署,倒在大佛寺后的山间路上,在惊惶慌匆之中,见一位袒胸露腹的胖和尚,从随身携带的葫芦中倒了一些水给农妇嘴里,农妇顿觉芳香扑鼻,味苦而后甘。此和尚自称为大佛寺的弥勒大佛,走到路边山上的茶树丛里,采了几颗嫩芽,叫农妇再采摘一些回家如此这般炒制泡饮。这位农妇依和尚所言,在大佛寺附近的山上又找到了一些茶树丛,开始试行采制泡饮。果然,滋味非同凡响;慢慢地大佛寺村的村民都喝上了这种茶,大佛茶从此就传开了。后来,为了报答这位救命的大和尚,大佛寺的村民还在大佛寺口开设了一个茶亭路廊,专门为行人免费提供茶水,如今,在新昌白云山庄边还留有一口“茶亭古井”,城关镇的茶亭居委会和茶亭新村就是因原来的茶亭路廊之名而命名。现在新昌县名茶协会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抢注了“大佛”这个
茶叶商标,并以“大佛龙井”名义参加国内外各种名优茶比赛,便品牌效应脱颖而出。
二、开发佛茶正当时机
1,自从那位自称为大佛寺弥勒大佛的契此和尚施茶救人之后,大佛寺就与大佛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大佛寺成了大佛茶的文化中心,寺内增设茶寮,聘专职茶头管理,与村方共供路廊茶水,举行各种佛事活动也离不开茶。至清中期,寺院开展农禅活动时,还开垦过罗汉茶园,把分散的茶丛集中起来,现正在复垦种植之中。原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师嗜茶,不遗余力地关心支持。为“大佛龙井”著名品牌的创立,亲笔题字,把大佛茶指定为“新昌大佛寺专用茶”,在寺内弥勒定殿东厢房专门设立了大佛茶座,聘请金庸先生题写“大佛龙井”匾额,赵朴初老先生的“茶禅一味”也悬挂其中。今年三月,大佛寺大和尚传实法师为新昌佛茶进行了礼佛开光仪式,新昌名茶协会在杭州省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新昌佛茶首次公开拍卖活动,取得了相当好的宣传效果,现正式作为佛茶开发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