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军:把名字扔在紫砂里
发布时间 2011-07-02 浏览 8594 次
的主题思想。在这八把壶中,有的盖钮和壶把的虚空间设计为圆形,揭示盘古开天之意;有的盖钮和壶把似雨滴,落在大地的雨水经过热量蒸发再下雨,说明自然现象的往复循环;有的盖钮设计成萌芽的生命,壶把是生命的延续,意为一代人生命结束,后一辈人又在延续,整个人类生死相续,没有止息……“轮回”组壶的造型因为前所未有,成为葛军的独创,也成为他紫砂艺术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

  葛军虽然学识丰厚,但他从不以此自负,而是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并经常走出去作陶艺交流,了解创作动态,掌握整个紫砂行业的信息。1997年10月,他在北京举办个人紫砂作品展览后,对材料和工艺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又创出一条以色彩装饰的新路。他的“色饰法”不是在壶上挂彩釉,也不是在壶上用颜料彩绘,而是用传统原料、现代审美、现代配方、现代技法,在不影响紫砂壶功能与手感的基础上加以色彩斑斓的装饰,丰富了紫砂装饰技法,改变了传统紫砂壶“千面一色”的状况。1997年底,他用“色饰法”和镶嵌的技法,创作出了令壶艺界瞩目的“金钱豹壶”。该壶通身是豹纹斑点,就像一只卧趴在地上的金钱豹。“金钱豹壶”的问世,使葛军的紫壶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又成为他紫砂艺术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许多人也正是通过“金钱豹壶”认识了他。

  一生不为别的,只为在紫砂艺术之路上走得远些更远些。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扔”在紫砂里。

  葛军在陶瓷学院读书时是佼佼者,从事紫砂艺术之后仍然是佼佼者。可是,在他的那批同学中,若以钱财相论,他却明显落后了。在他所熟悉的同学中,上亿资产的已有10多个,千万资产的100多个。因此,每当同学聚会,总有同学问他:“葛军,我们搞企业的人有追求目标,那就是要把企业做得多大多强,资产要达到多少,可你有什么追求目标呢?”葛军的回答是:“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扔’在紫砂里。”

  的确,当葛军决定从事紫砂艺术,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来到丁蜀时,他就把人生的荣辱和贫富看得很淡很淡了。他一生不为别的,只为在紫砂艺术之路上走得远些更远些。也正是这一想法,使他从来不知疲倦,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不断攀登,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自葛军创作出在紫砂界具有较大影响的“轮回”组壶和“金钱豹壶”之后,他没有自我陶醉,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和意义的紫砂作品。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他创作了紫壶“百年沧桑迎回归”,壶盖以传统的牛盖壶式出现,盖口牛角的设计点出香港在牛年回归祖国;壶身浮雕为香港吉祥物白海豚,浪花和特区区徽的运用,表达了香港人民对祖国的依恋,以及炎黄子孙的同胞情感;白海豚无比喜悦笑迎紫荆花,激起的浪花延伸至壶嘴,充满动感,与壶身活泼的形制互相辉映。整件作品构思巧妙,刻画细腻,表现贴切,使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完整统一。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他创作了紫壶“九九归一”,该壶以当年生肖兔为钮,壶盖为一轮圆月,象征祖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和圆满,寓意吉祥的兔子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享受温暖与和平;“1999”贯穿于圆形壶体,既凸显回归时间,又表达团圆之意。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他立即创作出了“申奥壶”。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时,他创作了“捷足先登壶”。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他创作了紫壶“不落的太阳”。可以说,从1997年以来,他对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大事都用紫砂壶这一特殊的语言记录下来了。这些作品,又成为他紫壶创作中的一个鲜明特色。

  2004年的新年刚过,葛军的紫壶创作又掀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50周年,于是他把将军作为创作题材,决定创作“将军壶”。该壶以长城烽火台为壶体造型,壶的上半段由五十六块古城墙砖相连,象征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以古铜色为壶的主色调,寓意中华民族历史渊源,坚如铜墙铁壁,牢不可摧。壶体上由全军的百位将军签名,其中有中央军委首长,各大军区、军兵种、军事院校的将军,包括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自卫反击战的将军。为了创作这一把具有特殊意义的“将军壶”,他花费了10个月的时间,尤其是整个签壶活动行程数万公里,北到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达新疆,跨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将军壶”的创作成功,再次成为葛军紫砂艺术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给自己的创作储备更多的知识,积蓄更多的力量,葛军于2001年再次参加深造,目前已取得了陶瓷美术设计硕士学位。他知道,紫砂艺术之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自己还只是刚刚走了几步,而真的要把自己的名字“扔”在紫砂里,也许穷尽一辈子的精力都做不到。但他充满了信心。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