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申“国保”:文明之路的再发现
发布时间 2011-06-06 浏览 6901 次
沉重的压力和不容错过的机遇,保护茶马古道应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大课题。

2009年底,四川省文物局召开了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讨会,建议相关市州作好沿线文物遗迹的调查。去年6月,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首次启动了国家层面对于茶马古道的保护。

然而,保护茶马古道的道路还很漫长。段渝认为,“道路是文明的载体,保护茶马古道除要保护道路、驿站、茶号等载体外,更应该把承载的文明挖掘出来。”比如,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都大茶马司”,其遗址到底在成都什么地方,能否发掘修复?又如泸定,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其遗迹也需要发掘,再还原历史。”

段渝参加了去年的普洱论坛,感受颇深:四川在茶马古道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对茶马古道的认识和保护却相对滞后,“没有相关的深入研究,谈不上保护发展与成果转化。”

令人欣喜的是,四川已经在加快脚步。

成都市考古队与邛崃市文物局联合对骑龙山上的古道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汉代钱币、唐宋时期陶瓷片等,发现了汉代、唐宋、明清时期路面地层,为研究茶马古道的历史沿革、路面使用情况提供了实物依据。缪永舒说,成都市文物局还将请相关专家对茶马古道制定保护规划,加大对茶马古道的保护与修缮……

而徐学书他们正在为茶马古道新撰的保护发展研究报告中,建议“构建茶马古道经济文化走廊”,把古道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和谐、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专家们与有关部门思路不谋而合。“文物保护要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让百姓从文物保护中得到实惠。”省文物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茶马古道也应该成为文化惠民的大项目,通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链接

茶马古道主线路

岷山道——

唐宋时主要线路,明清时为西路边茶贸易主要通道,贸易对象主要为今川西北至甘肃南部和青海草原一带,部分茶叶远销西藏地区。由今都江堰市出发,沿岷江河谷而上通往甘肃、青海,也称“川甘青道”,主干道在松潘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在九寨沟又分为两路。

岷山西路: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若尔盖-甘肃省迭部县-临潭县-唐蕃古道。

岷山东路: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甘肃省文县、武都县、成县/甘肃省舟曲县、岷县。

西山北路:都江堰-汶川-茂县-黑水-红原-青海。

西山南路:都江堰-汶川-理县-马尔康-红原-青海。

川藏道——

明清至近现代南路边茶贸易的主要通道。在清代从康定分为南北两路茶道,然后在西藏昌都汇合后到拉萨等地,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区域的众多高山峡谷,堪称世界上最艰难的商贸大道。

南路茶道:邛崃-雅安-荥经-泸定-康定-理塘-西藏昌都-拉萨-日喀则-印度等南亚国家-西亚、西非。

北路茶道:邛崃-雅安-天全-康定-道孚-西藏昌都-拉萨-日喀则-印度等南亚国家-西亚、西非。

川滇道——

邛崃-雅安-汉源-西昌-云南大理-丽江等地,有多条干道、支道、小道,连接彝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聚 居地,自汉代以来一直沿用,秦汉称“灵关道”,唐代称 “青溪道”、明清称“建昌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