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将文化精神融进紫砂艺术
发布时间 2011-07-06 浏览 9956 次
个圈子没有懂壶的人。你拿三把壶回去,朋友肯定说你傻,花10万元钱买三块泥巴。而我好不容易做出这三把壶,像我的孩子一样,却把它过寄给不懂它的人。”那时,丁亚平生活拮据,连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常常向友人借,却执着坚守着自己的艺术品格。

  在讲究传承有序的壶界,很难说丁亚平追摹、继承的是哪位前辈大师,虽然初学制壶时有启蒙老师,但他一直追求自己的东西。所以,倒不如说他遍学所有他认为值得学习的大师,寻找着属于他的艺术个性。他的很多名品,就是仿制大师的。如他的《鸣远四方》壶,本是清代初期陈鸣远的代表作品,也是紫砂壶的经典之一。在上世纪末发行的一套四枚邮票中,其中一枚就是《鸣远四方》壶。此壶特点,方中亦圆,圆中亦方,护身方正圆润挺拔,壶把、壶嘴流畅舒展,落落大方,高挑的壶盖,醒目而得体,高居其上,不卑不亢,四足稳稳地托住壶体。《鸣远四方》壶,要做出精神,做出舒展,需要深厚的功底,才能有“方中亦圆,欲柔欲刚”的气韵。而他仿制陈鸣远的《书扁壶》,则是另一种冲刺,壶身扁得不能再扁,壶盖薄得不能再薄,整体扁薄得只似一个圆饼。壶的上下交接收放自如,转承自然,壶盖线条明朗流畅,整体表现视觉丰润。

  他的原创壶,更有其独特的结构和风格。“2008上海— 宜兴紫砂艺术博览会”上,丁亚平的《花开四方》壶,与吕尧臣的《冰纹秦权》、顾绍培的《豹方》等一起作为紫砂壶代表性作品,同顾景舟、蒋蓉的作品同台露面,博得收藏界推崇。此壶式为原创筋囊作品,却集合了“截盖”、“四足”、“大筋囊”、“方器”以及“扁壶身”的五大紫砂成型技艺的难点,颇具真功夫。紫砂制器造型扁一分,难度就高一分,方造型尤甚,况又为方中寓圆的器身,丁亚平挑战的不仅是自我,更是几百年来紫砂技艺。泥料为纯净紫砂泥,窑温充足,呈现紫砂悠然之美,手感舒适,整器线条精炼,贯气一体,比例精协,制工、形制严谨,宽口混方,大口盖与壶颈浑然一体,口盖可至无隙境地。

  即便是他少有的实用经典器型,也难度极大。如《小梨式》壶,壶身妙若生成,无一丝累赘。梨式壶自清即有,代代沿袭,经久不衰。文以简为贵,画以简为贵,壶艺亦然,但简中见情趣,形简而意不简,要以少少胜多多,却非易事。此壶结构极简,光润舒适,转折流畅,外表不施釉,烧成不沿底。

  丁亚平壶艺的显着特点,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文化精神融进紫砂艺术,结合完美,表现丰富,功力深厚,气韵生动,风格独具。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