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专家,韩国中国普洱茶研究所——姜育发
发布时间 2011-06-06 浏览 6285 次
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姜教授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给学生们讲授关于普洱茶的知识。那时候韩国的普洱茶热非常盛行,而这股热风正是从台湾香港吹向韩国的。但当他93年第一次满怀希望的来到普洱茶故乡云南普洱,希望探寻普洱茶的根源时,却惊讶的发现,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几乎为零。2000年4月,他又专程从韩国飞往昆明,做了一个街头访问,调查得到的结果是,昆明9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剩下的2%也只回答听说过。这些意外的答案让他痛心疾首,作为一位潜心研究普洱茶历史和文化的学者,他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

  尽管往事不堪回首,可普洱茶的今天,却使他们这些为之而钻研的人感到欣慰。姜教授几乎每两个月就会到云南来一次,云南的变化,普洱茶的变化,一点一滴他是能感受到的。如今的普洱今非昔比,他便觉得自己当初的调查惆怅和今日繁华的茶市相比,是有意义并且值得的。

  君子比德于茶

  古人说,茶吸收天地之灵气而生长,是自然界的精华,能够和自然界的灵气相通,而今人品茶的乐趣就在荡涤身心,和茶对话。也许是茶的缘故,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姜教授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因为茶,他依然风度翩翩,神采奕奕;他以茶养生,以茶养心,欲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茶。

  为了追索普洱茶的根源和历史地位,姜教授通过朋友来到了韩国国家图书馆,想从韩国古代记录皇帝中国行的《燕行录》里,寻找蛛丝马迹。来到国家图书馆,他再一次被震惊了,因为《燕行录》记录着皇帝出行时的每一桩大小事,包括所说的每一句话,整部书居然有一面墙之多,要查找关于普洱茶的记载,无异于大海捞针,更何况,其中会不会出现普洱茶的记载,还是一个未知数。可姜教授并没有因此却步,几个月来,助手每天帮他从图书馆取回书典,他利用课余和晚间进行大量阅读。

  在多天阅读无果的情况下,他终于发现了第一条关于普洱茶的谈话记录。随后,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关于普洱茶的记载,语录中更有把普洱茶和其他茶类作比较的内容。并且从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普洱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都极为突出。姜教授如获至宝,他把几个月的心血扫描入电脑,作为难得的历史材料,将为世人展现一幅普洱茶的历史卷轴??后来才有那篇蜚声海内外的《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

  “茶缘留情,情缘留茶”,姜教授把这八个字写在我笔记本上。一个茶字颇具禅意,一个缘字妙不可言,一个情难能可贵,道出了姜教授内心最真实的表白。普洱茶于他,是联系中韩文化的纽带,是魂牵梦萦的故乡,也是心血绽放的回报。

  最后,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让我们参观他收集的《燕行录》,一边绘声绘色给我们解释其中的意义。他说,作为学者,他有自己的准则,那就是说话授课都要有根据,绝不误导学生,绝不误导市场。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