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祁门红茶
发布时间 2011-07-10 浏览 53509 次
”。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

  二、祁红的荣耀

  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称这种地域想香气为“气门香”,被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高度评价。

  祁门红茶曾获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九八零年,一九八五年,一九九零年,一九九五年连续四年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一九八三年在我国轻工业优质产品评比会上,荣获国家金质奖章,被列为我国的国事礼茶;一九八七年获得第二十六届世界优质产品金奖;一九九七又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等奖项,等等。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曾赞誉到:“祁红世界有名。”一九九一年曾作为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前苏联的随行礼品。

  三、祁红的生长环境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角,境内高山蜿蜒,流水潺潺、村村有山、山山有茶、林木翠竹遍野、终年一片翠绿。茶园多分布于海拔100~350米的山坡与丘陵地带,高山密林成为分布在峡谷山梁和丘陵山坡上茶园的天然屏障。茶区气候温和,无酷暑严寒,产茶季节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特别是春夏季节,由于雨雾弥漫,饱经湿润,适度光照,使茶树茶叶的持续柔嫩得以延长。

  这一带茶区的土壤主要由千枚岩、紫色页岩等风化的黄土或红土构成,土质肥沃,结构疏松,透水、透气及保水性强,酸质适中,PH值为5~6,含有较丰富的氧化铝与铁质,给香气馥郁的祁红茶树造成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四、祁红的历史

  据历史记载,自唐朝开始祁门就盛产茶叶,所产的雨前高山茶在当时相当出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诗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浮梁与祁门历史上属同一茶区,古时祁门一带所产茶叶有一部分运到江西浮梁县去出售。唐朝咸通三年(八六二年)歙州(今歙县)司马张金所,写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写里记载各地茶商都到祁门经营茶叶的情况。宋朝马瑞吟所著“文献通考”也记述浮梁及贵池的卖茶情况,明朝徐渭在诗中也提及贵池及石台茶与龙井、虎丘并提、可见其品质之优。

  古时的祁门一带皆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似被称“安茶”。到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有一位黟县人名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国籍看到工夫红茶畅销利厚,便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制工夫红茶为了年取暴利,次年又在祁门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红茶生产;另一种说法,认为改制红茶从商人胡元龙开始(祁门南乡贵溪人),他在一八七六年开始设日顺茶厂改造红茶,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制成红茶有天然的香气,制茶工艺也精益求精、茶品质得到充分发挥,“祁红”试制成功后,引起了国际茶商们的注意,此后不断扩大生产,形成我国重要的红茶产区

  五、祁红的采制特点

  传统祁红的采制全部依靠手工完成,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步骤,从采摘到制作其要求是相当谨慎严格的,其要求大致如下:

  (1)做好鲜叶采摘是保证祁红独特风格的首要大事,茶园四月中旬开采,春茶采六至七批、夏茶采四至五批,对鲜叶嫩度要求较高,一芽一至二叶为主,同时对鲜叶处理也很讲究,按鲜叶的嫩度和匀度分级摊放,萎凋保证制茶均匀一致的品质。

  (2)祁红加工要求“现采现制”,这对保持和提高祁门红茶鲜浓馥郁,避免因贮藏过久而消耗茶叶中有效成分起着关键性作用。如鲜叶分级后不能及时立刻萎凋,应立即进行鲜叶贮藏摊放处理,以保证鲜叶的新鲜状况,一般摊放后度十至十五公分为宜。

  (3)萎凋是重要的关键,常温在35摄氏度至38摄氏度,需三至四小时即可,适度萎凋含水量持在百分之55至65之间较宜。

  (4)揉捻是形成制茶紧结细长美观的外形,增进内质的重要环节,要掌握好轻→重→轻,快→慢→快的原则进行,时间为60至70分钟,及时松散解块送发酵室。

  (5)渥红(既发酵):是促进茶叶内含物质(黄顽醇)深刻变化形成“祁红”色香味特征的关键工序。渥红时环境温度一般在25摄氏度至26摄氏度,不宜超过30摄氏度,湿度在百分之95以上。春茶渥红(发酵)为三至五小时,夏茶为二至三小时,渥红后香气消失,叶色变红,然后及时焙烘干燥(机烘及手工焙烘)。

  (6)焙烘也有独到之处“低温长烘”,对与形成突出的“蜜糖香”关系密切,分出烘毛茶100摄氏度左右,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到七至八成干时拿下摊凉一至二小时,复烘湿度为80摄氏度至90摄氏度上叶厚此,时间为30分钟左右。

  六、祁红生产地域的界定

  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转度过程中加工地域,生产关系,流通渠道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然祁红品质也发生变化。根据祁门县人民政府及国家质检总局二零零一年第三十号公告规定,为了保证“祁红”出口质量,促进祁红对外贸易信誉稳定和发展,有必要对其生产地域工艺进行界定。

  (1)“祁红”地域界定:认定在祁门县境内除梅溪河向北流入秋浦河(城安乡、赤岭乡、雷湖乡)、凫溪河流入新安江外(凫峰乡)、其余渚水均汇入阊江入鄱阳湖的乡镇是“祁红”生产区域,这些区域都为优质的“祁红”提供良好的条件。

  (2)制造工艺界定:“祁红”优良品质的形成除了与祁门境内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认定地域的栽培管理措施相关外,制造精湛工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祁红”的精制工艺认定祁门茶厂,按照传统的制作工艺,以达到外形整齐美观纯净和内质较为一致的含有“祁门香”品质符合祁门传统的品质风格。

  总之,祁门红茶的技术措施操作工序,即细又繁复,为提高品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又把工夫茶中的下盘分离出来,制定了细茶、片茶、末茶的分级标准。

  江苏一些城市及上海市对“祁红”情有独钟,如丹阳、常州、江阴、宜兴、常熟、无锡等城市总销量每年在3000担在4000担以上,这些祁红多数来自安徽省,但真正意义上的“祁红”并不多见,非祁门地区的“祁红”占上风。因为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以此中间商业看中这号茶利厚,外形和祁红也十分相似和相近,内质略有差异,但消费者知者甚少,还是拣便宜的买,鱼目混味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各种茶叶的生产工艺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各种茶的经营模式冲击市场经济里的每一品种的茶叶,工艺过程均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异,有的茶不堪入目,有的茶面目全非。一些非祁门地区的茶叶也在叫卖“祁红”,因产销环节发生深刻变化,以假乱真,真假难分,但真正的祁门地区生产的祁红数量不多,年产量大约三万担左右,可质量高尚,是工夫红茶的一颗灿烂明珠。

  经过二十余年的坎坷生产历程,祁门茶人把传统的制作工艺过程始终未变,以科学发展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不已。说明安徽祁门茶人的品牌意识十分坚强,十分自尊。故能始终保持祁门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名茶名扬四海,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也为中国人民的荣誉争光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