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中:闲话品饮六堡茶
发布时间 2011-07-11 浏览 8495 次
咽部、软腭等处有分布,而且,除了味蕾外,舌头和口腔有大量的触觉和温度感觉细胞,并在嗅觉的参与下,形成多种多样复合的感觉,从而,在我们品茶的时候,能感受到各种不同的茶味、茶韵。

  不要喝太烫的茶汤

  六堡茶茶汤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时较适合评味,但冲泡六堡茶的水必须滚烫,达到全“开”,这样才有利于泡出六堡茶的茶味和茶香。这个并不矛盾。

  品饮六堡茶时,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瞬时麻木,会影响正常评味;相反,茶汤温度过低,会明显削弱茶香,茶味中的“涩”“苦”也会因此更为明显,影响评定的客观和准确性。

  对于“冷香”和“杯底香”,对六堡茶而言,没有其他茶品那样重要。但作为一种辅助的品鉴手段对茶品加以分析也还是可以的。而喝着“凉”的茶汤,茶的一些不易被察觉的“缺陷”也变得容易分辨,不过,这样的做法,往往要建立在一定的品茶经验上,不然容易影响品茶的“客观”性。

品六堡用什么杯

  因为六堡是比较注重“色”的,从茶色可以判断六堡茶的发酵程度、陈化以及工艺、品质。所以,笔者觉得平日喝六堡茶可以不拘泥什么杯,随意即可。但要品评六堡茶时,就必须用内壁为白色的杯子,这样才能更真实反映六堡茶的汤色。

  市场上有专门的茶叶审评杯卖,但多是绿茶审评杯,跟黑茶略有差异。而且,我们作为爱好者,也不必专门买套审评器具。因为还有很多精美的瓷器可供选择,如现代的仿汝窑、德化的白瓷、景德镇的青花都不错。

  瓷杯宜选择薄壁宽口,杯口向外张的杯型为最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手指的接触面积,不被烫着。

  品六堡用紫砂壶好还是用盖碗好?

  这个问题历来颇具争论。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会深入谈到。

  用什么泡六堡好,这个问题,其实很明确,关键是看你想品评出这款六堡茶的真实品质,不加任何修饰,那你必须采用盖碗。

  而用紫砂壶的问题,就相当复杂。好的紫砂壶,未必能泡好六堡茶。还必须结合紫砂泥料、器型(壶身大小、高低)、出水流畅(工艺)等因素,最关键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及很多茶友都有过这样的看法,有些壶,就是泡不好六堡茶,有些壶,却相得益彰,将六堡茶的神韵冲泡出来,更耐品味。所以,还需要用数种六堡茶具体试泡,才知道这个壶适不适合泡饮六堡茶。

  综合一句,品评用盖碗,在家里慢慢喝的,可以考虑用壶。

怎样看六堡茶汤色

  六堡熟茶常见汤色有: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六堡茶的新茶多会带些浑浊,但有一两年,乃至数年的六堡则不应该是浑浊的)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浓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褐色:茶汤黑中透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这几种色泽和叶底都是比较好的六堡茶的感观,如果六堡茶汤仅仅是微黄,浅浅橙色,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炭,滋味淡而寡,估计是发酵过度“烧心”的六堡茶。

  而农家六堡茶的汤色又截然不同。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清澈鲜亮的茶汤。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橘黄色。藏期在3~5年的农家茶即显此汤色,亮度较高。深黄:汤色暗黄,有一定年份的农家六堡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红汤:老茶(自然后发酵充分)方能显出红汤,而且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但人为加速陈化的需注意分辨。

怎样看叶底

  冲泡后的茶叶(叶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包括后发酵和存储方面的信息。

  评看叶底,可以发现很多“信息”。

  一是靠眼看。判别叶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有无弹性,是否易烂,同时还可以观察到,有无其他杂质掺入。

  二是靠鼻闻,辨别香气,是否添加或茶本身所有。

  三是辨别茶青品种品质,从叶底的叶脉络、形态等分析毛茶类型,甚至可以辨别产地。这种更多见于辨别农家六堡。

  四是辨别经过“入仓”的六堡茶,通过分析叶底,可以基本分析出后发酵是否恰当,仓储过程“湿”度是否过高。

  看叶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个人觉得我们一般平时在家,也不需要什么叶底盘,我们用的盖碗的底托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分开理顺、铺开、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撕扯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程度等。

:中国最专业的黑茶资讯平台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