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收藏:“牌楼牌” 米砖茶
发布时间 2011-07-13 浏览 12719 次
),因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被原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又因规模、产量居中国同 行业之首,而荣登“中华之最”。

原厂址在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镇,有名的“洞茶”即是该厂前身生产的砖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1953年4月,厂址迁至赤壁市赵李桥镇,厂名也由“中华茶叶总公司羊楼洞砖茶 厂”改为“中国茶叶公司赵李桥砖茶厂”,1977年厂名改为“湖北省赵李桥茶厂”。

红砖茶(米砖)历史阶段

俄商在1874-1876年,将湘鄂边境的三家砖茶厂迁至汉口,使用蒸气动力机械压制青砖和红砖茶(米砖),并开始制造小京砖。加工青砖茶和“帽盒”茶的原料,“湘鄂各占一半”,因装老青茶的原料用布袋,所以又叫“包茶”。红茶砖(米砖)、小京砖茶的原料,以湖南、湖北两省生产的红茶末(花香)为包心,重量占87.5%,以宜红、宁红也有进口部分印度、锡兰花香(红茶末)为面茶,重量占12.5%。俄商机器压砖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砖的质量好,加之以海航巨轮运输,东至海参崴,西运黑海敖得萨,大大地降低了运费,因此,俄商由汉口输出的砖茶直线上升。

· 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俄国在我境内竟非法将内、外蒙古划入为他的经济势力范围,并在张家口设卡征收我华商税款,肆意打压华商,侵犯我主权。1917年十月革命后,汉口的俄商洋行和砖茶厂都已停业,仅一家砖茶厂为转为英国资本经营,由汉口输俄罗斯的砖茶逐年下降。自1922起,苏联组织协会来华买茶,输苏联茶叶有所恢复。1925开始,又在汉口大量收购砖茶或委托加工,到1937年止的十三年,年平均输苏联砖茶12810吨,其中以1928年为最高,有青砖茶15309吨,“帽盒”茶15386吨。这些茶中,这些茶中,临湘茶占7693吨。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临湘,部分茶厂被烧,所存茶叶或者被烧毁,或者强行交给设在汉口的由日本人和伪政府人员合办的株式会社经营,临湘仅剩聂市天长顺一家茶行幸存,其余均已停业,茶园荒芜。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生产恢复也十分缓慢。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