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于西双版纳境内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是我各民族悠久种茶饮茶历史的见证。大面积保存的古茶树、古茶园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古茶树资源,实际上就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古茶树资源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是其它任何物种都无法代替的。
4、开发利用价值
利用我州拥有享誉全球的野生型“巴达大茶树”、栽培型“南糯山大茶树”及丰富的茶树资源和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茶业生态旅游。既顺应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思路,又有助于西双版纳茶文化的传播,也有助于西双版纳旅游业与茶文化的共同发展。以“茶”为媒,带动全州旅游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全州经济的腾飞,实现“旅游兴州”的目标。
由于普洱茶独特的功效,普洱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莱,加之回归大自然的心境,有机食品受到更多人的追求。而西双版纳古茶园这一独特的茶林混种系统,形成了无污染的自然有机茶园,用其原料加工的普洱茶,价格高出普通原料加工的普洱茶价格的一倍乃至数倍。只要我们在保护茶农利益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合理开发以古茶园为原料的高档茶产品,必然取得较高的经济价值。
西双版纳是茶的故乡,大面积的古茶园彰显了人类对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茶树的古老种植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当今国际上大量需求的有机茶资源的开发和建立有机茶园的技术源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大面积的古茶园可以提供人们对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古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病虫害自我控制机制、土壤肥力自我维持机制、小气候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大面积古茶园的保存,必定保存有独特的遗传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茶种质的重资源库,为优良茶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基因源,为今后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说古茶园的有存在,对于研究茶树原产地、茶树群落学、茶树遗传多样性、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双版纳州的古茶树资源,大部分已被群众利用,只有少部分处于丢荒状况或在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长。但群众对古茶树资源的利用大都处在一种初级、粗放的开发利用状况,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和高附加值的发挥出来。在当今社会,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水平提高,无公害茶、有机茶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在这样的情形下,合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的古茶树资源,因为宣传的力度不同,知名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大不相同。在知名度较高的南糯山、易武等地,古茶树原料所制晒青茶,每公斤价格从二、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价格是普通茶树茶叶产品的2~5倍甚至更高,其经济上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大多数地方,古茶树原料所制茶叶和普通茶树原料所制茶叶在价格上并无区别,不超过20元/公斤,在个别的地方,古茶树原料所制茶叶价格甚至低于普通茶树原料所制茶叶。
古茶园的单产都不高,大部分在20~30公斤/亩之间,这固然和古茶园植株稀少,古茶树普遍树势较弱有关,但群众不合理的采摘管理方法也是造成古茶园单产较低的原因。通过古茶树资源保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古茶园管理技术措施,增加古茶园产量,是增加山区民族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对外宣传古茶树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内在品质,并赋予古茶树茶叶产品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使古茶树茶叶产品得以较大升值。通过效益的提高来激发群众自觉管理、保护古茶树,是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