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烧窑工登上窑背烧窑,俗称“接火”。大约接火半小时后,即可关闭炉门,只留有三眼通风口,然后依次由头向尾烧制。 龙窑烧窑的操作,全凭烧窑人的熟练技巧和长期积累的经验。通常按季节变化配置燃料、决定烧制时间。有经验的烧窑人都能把每一节(两个相邻麟眼洞之间)烧成温度控制到几捆柴上。每一节需先烧“火头”(匣钵上方),再交替烧“脚火”(匣钵下部),烧至中户头以上,“头火”要由师傅操作,“脚火”由值窑工兼顾,此时,窑背上每侧各有两个麟眼开始燃烧。烧窑过程必须“缓烧、勤看”,看火的方法有头火看匣钵之间刹口发白,同时兼顾脚火、泥路(窑床中线空隙处)等处温度呈色和气氛状况。 龙窑烧至上段时,由于上部产品长时处于预热升温状态,每节所需燃烧时间相对于中下段来说要短,到最后7—8节时,麟眼洞和烟筒中会喷出红红的火焰,蔚为壮观,行话叫“红火头上”,预示龙窑快要“落山”了。通常窑背上烧成时间要20多个小时,夏季所需时间要比冬季少几个小时。
三、 开窑
龙窑“落山”后约3-4个小时,炉房内炉膛的三个进风口开大,以利于降温。然后,自下而上分时段将麟眼洞撬开,再分时段将封户口的砖撬开部分。冷却过快,温度变化过大,窑内产品容易“惊变”破裂,通常冷却温度在8—10小时之间。 开窑的过程需要在窑内高温操作,尽管冷却时间达到8、9个小时,但这时窑内温度仍有六、七十度,开窑工轮流进窑将成品或匣钵搬出,放在户口的堆场上。 最后,还要将窑内清理干净,将垫脚石规整地码放一边,以备下次使用。同时,还要检查麟眼洞是否被枝柴刮破,对破损处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