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爱茶的陈厚珉对山东崂山茶非常熟悉,在七里峪的生活让他感到,七里峪的山水植被、生态不但不比崂山差,有些地方的条件甚至比崂山还要好,在此种茶一定会产出品质更好的茶。
懂茶的人都知道,自古名山出名茶,不论是历史的名茶或现代的名茶,大都出产在风景秀美的名山胜地。而这些名茶之所以闻名,在于它的品质特别优良,与众不同,而其品质的优良又主要来自于其高山海拔优越的自然条件。
七里峪海拔1500多米,自然条件优越,如果种茶成功,一定是茶中上品。这个想法让陈厚珉非常兴奋,他决定付诸行动,在七里峪试种茶叶,此时正是他来到七里峪投资旅游山庄的第3个年头。
2002年,陈厚珉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试种。他选择了由龙井43号与云福7号杂交而成的茶种,在七里峪高寒地带栽下了北方的第一株茶苗。种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温度。因为茶树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摄氏度至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而七里峪冬天的温度平均则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这年,陈厚珉为破土的茶苗加盖了地膜防寒,盼着能度过寒冷的冬季。但一冬过后,茶苗全部冻死,陈厚珉第一次试种失败。2003年,不服输的陈百珉继续试种。他采取了更多的防寒措施,不料无情的严冬再次毁掉了他的茶苗。他的行动似乎再次证明山西不能产茶。
连续的打击并没有让陈厚珉灰心。他开始查阅茶资料,遍访种茶专家。两次失败使他意识到,单靠防寒不行,还要从茶种入手,让茶苗自己抗寒。2004年,他种茶的防寒措施和选择抗寒种子两个方法一起上。这一年,有8%的茶苗度过了严冬,虽然再次失败,但活下来的茶苗让陈厚珉看到希望。
2005年,陈厚珉与专家合作,改良种子,改进管理,同时也扩大种植,在七里峪种下了30亩茶。经历了3年的失败,这年陈厚珉终于收获了希望,当年茶苗全部安然过冬。
茶树从出苗到采茶需要3年时间。去年,陈厚珉试采了一点儿茶,让山东崂山和南方种茶的朋友们品评鉴定。正如陈厚珉所料,这些年种茶卖茶的朋友品茶后无不赞叹此茶的品质,有许多人还提出高价收购陈厚珉的茶。
今年陈厚珉的茶进入了正式的采茶生产期,陈厚珉说,这独特的北方高山绿茶生长在山西,他应该做成山西的品牌,造福山西的百姓。为了在山西种茶成功,这个执著、豪爽的山东人已经投入了百万多元,但陈厚珉并不急功近利。他谢绝了南方朋友的高价收购,坚持做山西茶的品牌,并给这茶起了个寓含他希望的名字——“厚民晋茶”。
试种成功,让陈厚珉看到南茶北移的希望,也让他看到了北方农民的又一条致富出路,于是他开始在临汾市隰县、古县、洪洞、安泽等许多适宜种茶的地方推广试种,并通过考察撰写了《山西种植茶叶条件分析》、《晋茶种植技术要点》、《对山西茶叶种植、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等文章,他希望通过推广晋茶,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7年7月29日13:55)
关键词:第一诞生 陈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