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的科学分析
发布时间 2011-07-16 浏览 6917 次
不求“浓强”,汤色远不及国外红碎茶那般艳丽,却有其自有的风格。茶褐素的组成也相当复杂,由茶黄素、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而成,一般占红茶的4%-9%。在红茶中,茶褐素一般起到的是负面作用,造成茶汤发暗,缺乏刺激性,而发酵过度,以及缺氧发酵的结果。但茶褐素却是普洱茶的关键成分,它造成了普洱茶茶汤红褐或黑褐,使其缺乏收敛性,并提供了甜醇的味道。看来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性质与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一切都是相对的。

由此而想到茶汤的“浑浊”,在大多情况下,茶汤的浑浊,由不正常发酵,以及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浑浊代表了不正常的品质。但事物是相对的,很多名优茶的毫毛极多,冲泡下来,茶汤的确是浑浑的,有的人则不辨,认为是茶叶出了毛病,缺乏这类基本辨识。对于讲究浓强的红碎茶来讲,茶汤冷却后经常容易见到浑浊的如同泥浆,就是常说的“冷后浑”,这些冷后浑是由茶黄素、咖啡因、茶红素等其它物质形成的络合物,那表示了内含物丰富的优质茶叶。对于更为“浑浊”抹茶饮料,没有人会在意其“浑浊”,但对于瓶装茶饮料来讲,日本消费者已经接受了由碾茶制成茶饮料所带来的浑浊现象,而我们依然接受不了茶饮料的浑浊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瓶装茶饮料上还接受不了这种纯茶饮料,而非纯茶饮料的浑浊则经常与微生物污染相关联,鉴于国内食品生产企业使我们消费者越来越缺乏安全感,这种有浑浊现象的茶饮料最好不要尝试。

而对于绿茶来讲,其汤由叶绿素、花黄素决定。而叶绿素为脂溶性色素,对于其在绿茶汤色中的作用,有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为脂溶性色素并不能进入茶汤显色,而有的研究认为,叶绿素与其他成分结合悬浮在茶汤中,对茶汤绿色起了作用。而花黄素是水溶性色素,其对绿茶汤色的影响是被证明关系较大的。花黄素类也成黄酮类,主要包括黄酮醇和黄酮两类化合物,是茶叶水溶性黄色素的主体物质,是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


文章来源:从茶开始的新浪博客 http://q.blog.sina.com.cn/puer100/blogfile/61409fb70100m2ai&&dpc=1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