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少爷”的紫砂壶收藏
发布时间 2011-07-16 浏览 7059 次
,等过些日子,他卖不出去了总要降的吧。谁知,几日后,他再次踏入店里,发现传炉壶已经不翼而飞了。店主得意地告诉他,一个香港人买走了,给了7000港元。

  失落缠绕着吴家荣,后来他终于买到了一把“替代品”,但他声称,如果能再见到那把壶,无论多高的价钱都不会再让它“飞”走了。

  另一件让吴家荣津津乐道的事,便是以低价位买到了高品质的壶。那时刻,他很为自己的眼光而自豪。

  拿出一把竹断壶,古雅的形态、纯正的色泽连我们这些行外人都知道是“好货”。吴家荣笑笑说:“当时,壶面落满了灰,隐没在很多壶中,店主还将刻着郑板桥的诗的一侧壶身朝里放,就显得更不起眼了。我拿起来一看,那落款‘缶硕’便是紫砂壶大师任淦庭的字呀。结果500元就将壶买下来了。”

  涵咏更得壶中味

  更难得的是,这一把竹断壶,与吴家荣原有的一把配成了对。“人家都说这是缘分呢。我的收藏,很多都是成对的,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样做的目的,除了一个做壶,一个做公道杯,可以保证茶的温度,同时又可养壶之外,吴家荣最强调的是其中的文化内涵。

  2000年是农历龙年,正月初一,吴家荣拿出一个龙壶,一个马壶,泡茶给大家喝,便是要喝出一股奔腾的“龙马精神”。架上,一个方壶,一个圆壶,体现的是“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而一个马壶,一个猴壶,又组成了“马上封侯”的好意头。

  这些意义的挖掘,来自于每日与壶朝夕相对。只要一下班,吴家荣就会将大部分的时间贡献给紫砂壶。书房里,一张大台,缓缓铺开一块红毯,架上、盒中,细心地捧出了心爱的壶,端详、品味,于是难以言传的悦乐便在心中弥散开来。

  不只是收藏,还进行研究,是吴家荣与许多爱壶的人又一个不同。

  《西关风情紫砂壶》出版了,《曼生壶铭文浅识》也出版了,朋友很奇怪,问他哪来的时间写书。吴家荣不言不语地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个笔记本,那里面每一页印着一个壶形,左上角留白,随时有灵感,随时便记录下来。做拍卖的朋友看得目瞪口呆,声称这个本子到了拍卖会上肯定是抢手货。

  这时刻,吴家荣立于夕阳入窗的台前,手托一把达摩禅画面的鼎壶。素面素心,其壶其人,那感觉,柔软协调极了。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