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收藏家唐国新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 2011-07-18 浏览 9118 次
舟感叹道:“国新啊国新,你跟我学着看茶壶也有十几年了,你怎么能把我亲娘的公公的好东西和邵大亨的宝贝这么不当回事,居然当做烟缸,你这是暴殄天物啊……”

  唐国新心中犯嘀咕:“我不懂壶?我暴殄天物?这可是我东拼西凑花了8万元买回来的,这8万块钱我在丁山能买一套80平方米的楼房呢。我只是再也不敢有请您配盖的胆了!”因为唐国新知道,已近杖朝之年的顾景舟体弱多病,根本不可能再有心力重续两代大师合奏的绝唱了。

  然而,顾景舟再次让唐国新惊喜莫名,他买走了那把没盖却有底款的“友廷”壶,并告诉唐国新,那把没盖、没款的紫砂壶也是一把大亨壶,他打算还为此壶配盖。

  此后的两年,紫砂壶界最为萧条——壶价下跌、台湾买跳票(即台湾人虽然买壶,但不支付现金,而用支票付款,支票则需要一定的期限才能兑现。但等到支票到期后,台湾的壶庄多有倒闭,致使支票无法兑现),而顾景舟也跌坏了腿,久治不愈。谁知就在顾景舟临终前的1996年6月2日晚11点半左右,从昏迷中醒来的顾景舟向守在他身边的唐国新、顾景舟的侄媳妇吴菊芬等人说:“国新!……大亨壶……壶盖配好了……在闷缸里(放置紫砂壶坯件的一种容器,可保湿度)。我的手抖,没有力气再为这件大亨壶题刻了,只盖了一个我的印……算大亨的也行,算我的也行,让后人随便去说吧。”6月3日下午3时,顾景舟溘然长逝。一个多月后,葛陶中将顾景舟的最后几件作品烧制成功,并将其中那把大亨壶盖送到唐国新手中。唐国新喟然长叹,何以报答顾老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至今谈起这些收藏往事,唐国新仍感动不已,因为这两把邵大亨做身、顾景舟配盖的紫砂壶,是他所有收藏中最为珍贵的宝物。当唐国新谈及如今的紫砂壶收藏时,却已少了几许激动,因为他认为现在的紫砂壶收藏已经不像那时可以捡大漏了,而且许多收藏者是真假不分、盲目收藏。

  “真假不分当中,包括把新壶当成老壶收藏,尤其是把近现代仿品当成是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其实市场上90%的老紫砂壶都是仿品。”唐国新感慨说:“还有一种真假不分更荒唐,就是把假紫砂泥做的壶当成真紫砂壶。”

  另外,现在掀起的一股炒作之风也让唐国新很是为紫砂壶收藏的未来担忧。他认为,紫砂壶毕竟是很实用的艺术品,而不是可以随意炒作的股票或商品。所以,唐国新建议:“收藏紫砂应该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要想着能够从市场上捡漏、点石成金,这种抱有侥幸心理的收藏往往会吃大亏。在收藏老紫砂壶时,至少应该请多位专家鉴定;收藏新紫砂壶时,最好是从正规的紫砂壶商店,或者直接从紫砂壶大师等制作者手中购买,现在的地摊货里几乎不会有真紫砂壶了。”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