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黄山毛峰的介绍
发布时间 2011-07-18 浏览 6220 次
之滋养无寒暑之侵袭,才蕴成这般的品质来。真是名山秀水出香茗!风景区中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紫光阁一带生态环境优越,所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只是产量较少。与此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方村、杨村、长潭一带产量最大,品质次之,其中汤口、岗村、方村、杨村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孔子曰“生时同嚎,长于异俗”,茶性也通此理,所以黄山毛峰采制也需十分精细。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有佳名。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即将其与钱塘龙井相提并论。茶汁清澈微黄,香气持久,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一芽一叶在杯中绽放后,竟变成“一枪一旗”般鲜活。又有美誉“幸有冷香”,因其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茶凉之后,香味犹存,故得此雅名。黄山毛峰以清明至谷雨间采摘为上品。黄山地区名茶甚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一些颇有名头的茶,各有其特色。

有关黄山毛峰的佳话颇多,相传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僮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斜挎竹篓的老和尚,便跟着老和尚到寺院借宿一晚。长老泡茶以待之,知县细观杯中之物色微黄,形如雀舌,身披白毫,沸水冲泡,只看热气绕碗边逶迤不散,转到碗中心便直线升腾,约有一尺之高,尔后在空中盘旋成圆圈,化作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漫漶成上升云雾,幽香满室。知县疑窦难解地问老者,方知此茶名曰“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予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壶,并叮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此一说又与西湖龙井与虎跑泉水相逢之绝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有好茶必要有好水。

古有“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之说,好茶自然离不得好水,水可谓之茶之魂。自古传言“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说的便是此理。清初戏曲家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试茶》里谈的极为透彻精辟,“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所以长老用黄山之泉冲茶的黄山毛峰所现的白莲奇景怕不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传言吧!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