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市分析:中国茶业品牌之路怎么走
发布时间 2011-07-21 浏览 6018 次
没有世界品牌。这已经不是中国制造能力的问题,更无关祖宗留给我们的茶叶,而是涉及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的问题了。

  比如绿茶类品质最好的首推狮峰龙井,但最好的龙井茶其生产过程早已固定,基本都是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在某几棵树上采摘的茶叶,由某几位炒茶师傅做好的茶叶,量小到都是非卖品,这是一条走向神秘,以“谁在喝,谁喝得上”为口碑相传的生产经营之路。这条路上几乎无法有市场品牌,因为除了这些非卖的茶叶之外,别的龙井茶的身份是大为可疑的。

  而英国的袋装茶为主的市场方式,显然不是这样生产的,它是从全球范围采集原材料(包括在中国采购),然后以口味质量标准统一形式走向市场。现在全球茶叶市场的格局是不种茶叶的英国品牌在主导,这与其经营茶叶的方式是分不开的。但英国茶叶并不因为这样统一标准而丧失某种消费品品牌应有的引导时尚生活的效能,喝下午茶就是英国的茶文化结果。就是在茶的故乡中国,其品牌的魅力也不减,比如在香港半岛酒店喝英式下午茶,仪式之隆重已有百年历史了。

  与中国的茶叶史相比,达芬奇事件还不是中国品牌之路最为可悲的地方,因为那不过是一次小骗子在行骗,过去有今年有来年还会有。要从达芬奇事件跳到中国茶叶无品牌上整体来看中国没有好品牌的原因,其实从造假者身上也能看到一二端倪,因为他行骗都那么没有自信,要用外国人的噱头,且恰好碰上中国人集体的外国迷信。外国迷信加上中国好东西必须先以贡品体制存在,只有这两点还在,中国即使有真的好东西,也不可能有世界性的品牌。(摘自《南方都市报》2011年7月14日)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