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庄经营之路
发布时间 2011-07-21 浏览 4779 次
到当地的茶叶市场。”郑锡年说,刚开始的几年,投资不多,运行成本也不高,卖茶叶还能赚些钱。后来几户人家一合计,为了长期发展,开始建设备房、修路,把水和电从几千米外的村里通到山上,结果钱不知不觉地用掉了,但运营模式仍未改变,几户人家还是埋头种茶、采茶、卖茶。天气和行情左右着5户家庭的收成,如果遇上风调雨顺、茶叶行情又好的年头,茶园效益还不错,有时一年能赚10多万元。但是去年的一场倒春寒使得茶树严重受冻,茶园几乎绝收,茶农也就颗粒无收了。

  郑锡年是一位有些想法的农民,平时喜欢看电视,收看有关茶叶的新闻。他常常在想,“应该改变茶园现有的模式”,但怎么改变,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每当得知西湖龙井茶又拍出高价时,这位在高山上种茶的茶农,总是一次次地陷入思考。今年4月,他在电视里看到2011年西湖龙井茶拍卖会的新闻,对于4号和6号明前西湖龙井新茶每斤拍出3.2万元和3.1万元的高价时,他再一次地问自己,“我的茶园该怎么改变才能拥有更好的收益?”

  与所有的茶农一样,今年郑锡年迎来了丰收年。茶叶长势很好,郑锡年之所以还会苦恼,在于采茶工的工资上涨和茶叶滞销的矛盾。“现在我要付给采茶工的工资很高,包吃包住还要七八十元/天,他们一天采的茶叶,经初步加工卖到市场上最多也就100元/斤,摊上种植和炒制成本,明摆着要亏钱。”于是郑锡年想,不如不去采了,至少采摘成本这一块可以省下来。但是,看着满园的新茶渐渐老去,他又不甘心。

  郑锡年意识到,仅仅把茶叶种出来再卖掉,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茶叶自身的价值实在有限。

  “我的亲戚里头有几个是大学生,他们在外面见过世面,说我的茶园基础建设太差,没有好的炒茶机,所以炒不出高品质的茶,价格也上不去。”郑锡年说,还有人建议他将这里开发成一个集采摘、品茶、观光为一体的茶庄,他觉得这个思路好,但自己已经没有继续投资的能力了,希望通过18创富寻找投资者或合作伙伴。

  杭州一家知名茶叶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将茶园经营成一个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茶庄,的确是一条“通过服务提升带动茶叶销售”的路子,能间接提高茶叶附加值,但这条路并非捷径,靠这种方式所带动的茶叶销售仍然有限。“浙江是绿茶大省,很多茶农都遇到过郑锡年这样的困难——因茶叶自身品牌不响而影响销售。”这位业内人士称,这就需要靠地方政府或社会资本来打造地方茶叶品牌。一旦茶叶自身具有了品牌影响力,对茶庄的运营也有推动作用,梅家坞就是成功的例子。

关键词:茶庄经营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