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的滋味
发布时间 2011-06-13 浏览 19546 次
贡献了。我不知道用紫砂壶与用飘逸杯泡出的易武毛茶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但对于我而言,易武茶的滋味绝对比易武的历史和文化来的更真实些。

第一次喝到传说中易武春天的大树茶,我指的是那种刚刚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经过杀青(在铁锅里翻炒),揉捻,晾晒之后的毛茶,味道实在难以接受,是白菜腐烂后的怪味,因为没有人引导所以从心里不喜欢。苦涩味道自不必说,其实这也是舌头和鼻腔带给我的真实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对食物的喜爱与否往往由这样的体验决定。但两周后,一喝到这种味道,我的经验就会下意识的告诉我,这就是易武春茶的滋味。而普洱茶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一年后,这种青白苦菜味道就会消失,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还对第一次舌头的感受留有记忆的话,你喝到的更多的是茶作为一种植物必然会带有的草味,苦涩味,当然还有回甜。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更加奇妙的味道,比如橄榄味,梅子味,蜂蜜味等等。别以为这些味道都是喝茶人臆想出来的,这样的味道的确存在。只喝几口就能说出这些味道的大有人在,不是他们的舌头有多厉害或是想象力有多丰富,在我看来,只是他们喝的茶足够多而已。

在很多人的引导下,易武茶那股特有的梅子香味我已然可以捕捉得到,有一位台湾茶人把易武茶这样独特的茶香很形象的比喻做:平和的书生气。我知道他的这种感受来自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对其他山头的茶的比较。因为喝得少,缺乏更多比较,我不敢说易武茶就一定最好喝,最适合自己。

六大茶山中,每一座茶山的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拥护者。在今天的普洱茶世界里,除了六大茶山之外,还有很多茶来自不同的山头,如同金庸笔下的门派林立。作为一名普通的爱好者如果可以对每一个门派都能有所了解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当然在众多门派中,也必然会有自己最喜爱的一派。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自己独树一帜而打压别人的理由,自己始终认为,由喜爱而走向极端和偏执是喝茶人爱茶人最大的忌讳。古代文化人在品茗前要做的是焚香,挂画,营造一种平静平和的气氛,除了感性的体会茶水带给自己舌尖的感受之外,还要理性的将舌尖的种种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所以也才有了“茶禅一味”,我的理解,在这种绿色植物面前,宽容与包容是我们应该体现出的精神气质,我想,这是在当下如此疯狂的普洱茶的世界里,我们所应该追求的目标。这些就是易武茶所能给我的全部体验。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