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艺术生涯中,对于想象重要性的认识有着亲身的体会。据沈括《补梦溪笔谈》记载,唐玄宗一次久病不愈,有天晚上在睡梦中梦见一位名叫钟馗的手执宝剑追杀小鬼,玄宗惊吓而醒,就命大画家吴道子画出图来。吴道子依据玄宗所描述的梦境,依靠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很快画成了一幅《钟馗捉鬼图》。由于吴道子超人的想象力,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以至唐玄宗看完后又惊又喜,询问吴道子是否和他一样作了相同的梦,否则何以画得如此传神。玄宗还命画工复制出来传赐天下,据说后来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张贴这幅画。
想象在艺术构思活动中之所以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想象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所谓想象,就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之下,以我们从知觉所得来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的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来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正是由于想象具有这种创造的能力,使它在艺术创作构思活动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因此设计师可以凭借想象创造出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设计世界,能够“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地去进行设计构思。
在设计构思活动中,除了想象以外,情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设计创作的始终。如果说想象是设计构思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设计构思的动力。只有在设计师炽烈情感的浇灌下,才能形成审美意象,完成设计构思。
2.2 理性构思
市场是设计的终端,设计师除了感性的设计构思之外,还必须具备理性思维,即头脑中感性的成分要符合茶产品的需求。在理性构思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对产品做详细的产品信息分析,如了解产品的种类:是红茶、绿茶还是乌龙茶?茶的口感如何?茶的色泽如何?茶的外观如何?……这些信息都可能成为茶包装色彩设计的考虑因素。另外,茶的销售模式,如零售、批发、网络购物等;市场销售的地域:国际、国内、南方、北方等;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经验分析;消费者人群分析,年龄、层次、收入、职业、性别等也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构思时要考虑的因素。基于以上设计构思的理性思考,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就会形成基本的思考模式,即4W1H构思模式:
“Who”:为谁设计,对象是谁?男、女、老、少、大众消费群体还是有身份、地位的消费群?
“Why”: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想建立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维持品牌形象,还是开拓新市场?
“Where”:在哪里销售产品?零售店、大型超市、国内、国外、南方、北方,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How”:如何设计,怎样设计?如何抓住产品的特性进行色彩设计?
以此为构思线索,了解茶包装色彩设计构思的诸方面环节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在设计过程中加以具体化。
2.3 构思方式
2.3.1 智力激荡法
这是出现于30年代的一种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在设计领域被广泛应用着,并已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命题做出多值(多维)思维活动,思路越开阔越好,在有了大量的构思后,再集中筛选,有时需要经过几次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构思。
2.3.2 定位设计法
这是出现于70年代的一种构思方法。定位设计法是将发散性思维的范围加以具体化,即应明确:1谁家的产品?2什么样式的产品?3产品卖给谁(消费者)?这种构思方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比较容易把握住思路,能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得以条理化和系统化。
2.3.3 传统构思法
传统构思法即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用有形的东西来表示一种无形的东西,如某种情感、精神、意志和愿望等,例如用“花好月圆”、“喜鹊登梅”、“松鹤延年”、“龙凤呈祥”及福、禄、寿等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采用传统构思法,必须熟悉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有的心理特征。用书法艺术直接作装潢设计的主体,既是品名也是图案。书法艺术以点、画、线的变化构成了一种形体美和动态美来表达设计者的思想感情。把传统的彩陶纹、卷草纹、饕餮纹、夔龙纹等恰到好处地运用于装潢设计中,可表示出某些产品的性能和特点。茶包装设计用传统题材作装潢,可使人产生一种古朴典雅、历史悠久之感。
2.3.4 逆向思考法
摆脱习惯性的顺势思考,争取有理、有节的反方向思考。如色彩的利用,绿色是我们中国茶类所习惯使用的色彩,那么是否可以逆向思维,考虑其他颜色,同时又能被消费者接受。
2.3.5 自由思考法
不受条件的拘束,发挥思考过程中潜意识的轻松、自在,采集思维的多样性,并最终加以综合取舍。(待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