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砂壶:紫砂壶刨根溯源
发布时间 2011-06-13 浏览 8792 次
,做工上更是一丝不苟,据说他的壶抓住壶盖能吸起全壶。而且他的壶绝无书画等铭刻,非常素净,款识也只用“大彬”或“时大彬制”,早期由他人能书者代劳,后来自己书法精进之后就自己动手乐,活用题记活用印章,大多不会两者同时出现。

  时大彬的贡献之一是他培养了一大批著名艺人,其中以李仲芳和徐友泉最为突出。被称为“高足第一”的李仲芳据称为李茂林之子,技艺精湛,可与师父一较高低,他仿制的时大彬壶真假难辨。在当时紫砂壶创新与复古的潮流之争中,李仲芳选择了创新,他的壶文巧玲珑、刀工精细,时人评价说“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徐友泉擅长仿生器,也就是造型上善于模仿生活和自然中的各类事物。而且他对配合泥色颇有心得,所制之壶造型别出心裁、式样百出,变化多端,为当时人所称道。但他本人却始终对自己的师父敬仰不已,认为“吾之精终不如时之粗也”。

  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已经由古拙走向文巧,由简约走向反复,代表壶形有虚扁壶、大彬壶、笠帽壶、龙带壶、僧帽壶、觚棱壶、葵花壶、英雄美人壶、仿古壶、桃杯、孟臣壶、朱泥小壶、小壶、朱砂六方壶、调砂提梁壶等等,其中尤以方形多角类、仿古器、仿生类最为醒目,大大区别于草创时期的古朴风格。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