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信阳毛尖系列茶品营销
下一主题:啤儿茶爽 不该让老师
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凉茶行业其实暗潮涌动。
凉茶营销战
近几年,中国凉茶行业每年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凉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红罐王老吉更是在全球10个国家建立了分公司。今明两年,凉茶预计会外销到80多个国家,这已经不仅仅是凉茶产品本身的渗透,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开花结果。预计明年凉茶产销量将达到1200万吨,届时将超过可口可乐的全球销量,同时,凉茶铺数量也将达到2万家,超过星巴克全球门店数,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品类产业。
尽管如此,除少数企业之外,这个行业真正赢利的企业并不多。广东大概有近千个凉茶品牌,其中在广州就有上百个,包含批量生产凉茶颗粒的药厂和生产罐装饮料的企业,但真正靠凉茶盈利的企业凤毛麟角。事实上,除了领头羊之外,2008年整个凉茶罐装行业几乎全面亏损。
在罐装凉茶市场,王老吉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这几年,不断有企业进入凉茶市场,可惜最后都是无功而返。凉茶行业到底有没有机会?为什么做个老二、老三这么难?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其实,凉茶行业走向成熟,难度并不在于营销战略和战术,企业心态的成熟度才是决定最终成败的关键。综观这些前仆后继的企业,进入市场的时候多半都是高举高打,幻想像王老吉一样风光无限。结果,由于心态过于激进和投机,导致目标过高,当遇到投入大、产出少的导入期困局时,就慌了手脚,很多企业不得不草草收兵,也害惨了一群饮料经销商。一些外来企业幻想挖几个高级职业经理人,利用雄厚资金实力,就能做到行业第二,赚个钵满盆盈,最后却都在现实面前无功而返。
希望这些外行的企业在进入凉茶行业前,先抛弃本身浮躁的心态,做好稳扎稳打的准备,从策略上作出调整,这才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第一轮,渠道战——春和堂vs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