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业发展模式剖析
下一主题:铁观音能复制“立顿模
说说我喝啤儿茶爽的感受:第一口感觉就是啤酒,接着喝下去,喝出了甜味,一瓶喝完,得出结论这确实不是啤酒。那么还会继续喝吗?无所谓,谈不上特别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其实不管你还会不会做回头客,只要全国人民平均一人买一瓶,娃哈哈就能有四十多亿的销售收入了。何况总有一些回头客呢?所以说,啤儿茶爽为娃哈哈赚钱是没问题的了。
据说,娃哈哈这款产品是专为司机推出的,想喝酒又不能喝的司机确实挺难受的,但是啤儿茶爽真的能代替啤酒吗?从口味上讲是很难实现的,毕竟茶饮料和啤酒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有酒精,一个没有,消费者的“爽”感自然有差别。既然在口味和感受上根本无法取代啤酒,那么它也只能和其他饮料摆在一起竞争了。目前还无法得知啤儿茶爽的健康指标,在酒桌上不能喝酒的人还有很多别的选择:果汁、牛奶等等,并不一定非要选啤儿茶爽。所以“专为不能喝酒”的人设计,争取这部分人的希望可能要落空。不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些并非司机的年轻人乐意尝试新鲜事物,为啤儿茶爽的“流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说说对“低俗”的看法,不能不说国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看到“爽歪歪”竟然能联想到情色之事,更让人无语的是竟然说“啤儿茶爽”是“屁儿插爽”,我想娃哈哈的品牌运作人员定然是万万没有想到消费者还会有如此想法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人们怎么争论娃哈哈旗下品牌名称的高与低,娃哈哈都注定不是输家—得到免费传播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