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说明这样的深度对植物的生产发育最为有利。盆底留有相当大小比例的排水孔,盆浅则盛栽的土壤有限,因此用扩大盆面的弥补,盆面大,景物布局方 便,层次多变。进入视线的盆口形,虽然盆景盆的口形基本分为圆、方、展异形三类,关键还是要运用变化盆口的直线于曲线的弧度大小,来设计形成十分丰富的造 型,在口沿平面上起用装饰线,于盆体相呼应;盆口沿平面于侧立面宽窄变化与厚薄的运用;并可利用立面的凹凸开光修饰变化等方法来掌握和调节口面与立面的关 系。
三、盆艺造型中的线条装饰
完美的盆艺造型,经常是把形体转折产生的角线作为装饰用线,达到造型与装饰的完美于统一,这样即简练又丰富。盆体 的装饰线不宜多于三条以上,装饰线的应用忌平均处理,要按下一定节奏排列运行,要密而不乱、疏而不空,常见的是上疏下密,或下疏上密;一般在盆底起装饰脚 线或漂口和底的转折部起用复线,加强盆的牢固感和稳定感;盆一般是偏的,用垂直方向的线装饰在造型上很少见,这仅用在直口转角或包角修饰上。最常见的是平 行方向的装饰线上,装饰用线的造型上可方可圆、可凹可凸,在设计中线的装饰运用得当更能使造型艺术形象生动。在紫砂盆艺造型中最常见的装饰有如下几种:
1、皮带线、2双口线、3、漂口复线、4、底复线、5、腰线、6、平行双腰线、7、底线、8、子母线、9、底脚连线、10、凹凸线、11、凹肩线、12、抽角线、13、翻口线
四、盆角造型的处理
花盆造型的安定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盆景盆,造型低矮,虽然显得重心稳重,但又使人感到呆笨、雍塞,我们就运用脚子来 克服这一缺点。盆脚也有利于根部空气的交流。脚子运用上大部分采用接脚式较多,术语即谓“装脚子”。接脚式的脚形常采用分体的相似形,但在方向上与盆体产 生变化。有时也有雕塑型的脚子,一般常采用的盆脚造型有:条脚、如意脚、云脚、桥梁脚、回纹脚、花脚、蝴蝶脚、连脚、炉鼎脚、乳鼎脚等等。花盆脚子的大小 高低、要精心安排,一般盆脚的高度是盆总高的1/8-1/10左右。脚子与盆体形成的夹角大小力求变化不一,避免平均对待。装接的脚子常是先里收后外放, 达到稳定而灵巧,曲而有力。脚子按接在底变线倒角线内,相对来讲既灵巧又稳定,按接在倒角边线之外显现呆笨,按接沿倒角线过内又会产生不稳之感。另一种采 用挖留式,这也是紫砂制盆工艺盆脚处理的独特方法,术语称“开脚子”(挖脚子)。就是在侧面挖留出虚空间,通过空间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与实体对比或 调和,达到丰富造型的目的。挖掘的形状必须与盆体相协调,要避免过多或过少地挖去。半挖脚与全挖脚相对稳定感更强些。紫砂艺盆的脚子在阳光下的投影效果在 设计中也必须考虑。
总之,紫砂盆艺造型的特点要简练,比例要得当。方器的盆里面线条明朗灵活,层次分明;圆型的盆里面线条流利圆浑,柔和而丰富,艺术形象朴素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