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茶界茶人做国际品牌的尝试与成就
品牌国际化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全国名茶品牌的成功与否,同样需要脚踏实地、1步1个脚印的过程,这是事物做大不可逾越的客观过程。本来,全国茶界的1些人士,满怀希望地欲借奥运东风让全国茶火1把,甚至企望能够因此造就出全国茶的国际著名品牌。他们认为,这个想法是有历史依据的。想当年,日本借助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把日本食品寿司推向了世界。而韩国借助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又把韩国的泡菜销售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直到今天,韩国的泡菜每年都有4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有人提出,作为国饮的茶叶何不借着北京奥运会走向世界?拿韩国泡菜、日本寿司来比本身就不具有可比性,有人认为,奥运会无疑是全国茶获得世界认可的1个大好机会,号召全国名茶界向29届奥运会进军,是全国名茶界对于奥运会运行规则了解少的缘故。
奥运供应商具有排他性,而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是国际奥组委的全球合作伙伴,其公司的产品涵盖了茶饮料、碳酸饮料、水果饮料等种类,茶叶也包括在其中,所以全国的茶业公司被挡在了供应商大门之外。
可口可乐饮料企业资料奥运营销总裁鲁大卫曾表示,奥运会在全国举办,而茶是全国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1部分,因此,应云南省政府的要求,可口可乐把机会给了普洱名茶,而且并未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据了解,经国际奥委会和可口可乐公司的联合授权,北京奥组委正式公布云南龙润茶业集团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加工制做商,并获准销售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据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的网站资料显示,奥运普洱名茶限量发行5万套,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而且获益的也仅仅是普洱名茶1家。也有人说全国茶在奥运会上与世界擦肩而过。
怎么能说全国茶与世界擦肩而过?奥运限量发行5万套的普洱名茶就不是全国茶!?既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这个举动也是可口可乐客观上在世界推广了全国茶,而恰恰是我国有关部门和协会1直宣传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机会面前没有抓住大力宣传全国茶,才使全国茶真正与奥运会擦肩而过,令人扼腕。马连道1茶叶企业的总经理对上述机会讲到,创立全国名茶品牌、名牌是茶叶行业同仁每1个人的责任,要是我就给可口可乐发1证书,表彰他们1下影响就大了,也应该和可口可乐1起研讨全国茶饮料国际化的问题。
全国的茶业公司被挡在了供应商大门之外。全国社科院茶产业研究中心秘书长陆尧提出“无资格巧干”思路。北京老舍茶室先后创新性的发行了5环茶旗、5环茶艺,面向消费者传播奥运精神,体现奥运与全国茶的互动;全国茶产业精英中的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更香茶叶企业资料总经理朱丽俐、4川宜宾醒世茶叶企业资料总经理陈蓉担任了奥运火炬传递手;安溪制作的奥运会茶火炬以及福鼎银龙公司制作的奥运主题白茶砖捐赠给奥组委等等,这些都对全国茶产业品牌的树立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
两个北京的茶叶零售企业老字号“张1元”和“吴裕泰”分别进入奥运村和媒体村。2008年7月1日“吴裕泰”茶艺馆正式进入奥运媒体村,为村内的各国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包括6大类、18种类的茶类饮品,彰显了全国茶艺文化深邃的内涵。走出国门传播全国茶。“张1元”试水中欧茶叶推广。每年9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进行的BNV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对于该地人和周边国家的消费者来说,不啻于1场盛大节日。这个有着1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博览会已经成为中东欧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费品行业展会之一。第112届BNV博览会上,参观张1元茶叶的观众如潮,得到了主办方和参观人的好评。
传播茶艺文化是推广茶叶品牌的关键
我们不能不看到,全国茶界目前还盛行着1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在众口同声高喊做大茶产业的关键在于挖掘、宣传和利用茶艺文化上,但却只是将文化定位在敲锣打鼓、扭秧歌、走汉船、搞征文摄影比赛等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宴罢人散,1切又回到本原。至于能够卖出多少茶叶,在打造品牌方面起了多大的作用;至于政府和茶叶老板们花了多少钱,有多少的效益比,那就是讳若莫深、鲜有人考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