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散在各处的数以百万计的茶园进行质量监控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茶叶出口商不断因此遇到茶叶质量不符合外国安全标准的麻烦。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仅为平均每公斤2美元,印度茶叶的均价是2.7美元,而受到高度好评的斯里兰卡茶叶均价为3.4美元。
如果中国茶叶质量不能得到普遍提高,中国的出口茶叶将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卖不到好价钱,而这首先需要进行茶园和茶叶加工企业兼并。
在国内,数以千计的茶商和品牌激烈竞争导致市场份额细碎,利润微薄。而立顿品牌从独立的茶厂收购廉价茶叶原料,包装成独立茶包,加上显眼的黄色标签,以惊人的高价出售。
立顿茶不是出色的茶,但立顿经营的却是出色的企业。
在中国高度分割的零售市场,没有一个国内品牌可以打败立顿。相反,优质有机茶生产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能获得高额利润。
比如,在中国湖南省白云山有生产基地的湖南茶叶公司,由于白云山气候温暖潮湿,红土肥沃,适宜培养高品质茶叶。
在茶园入口处有一系列采茶规定,包括采茶者不能留长指甲、严禁吸烟等。茶园还摒弃农药,用灭虫器灭虫。
这个茶园的第一批春茶成熟的时候,一部分运往日本,全部作为高级有机茶以日本海东贸易公司的品牌出售;另一部分以获奖的冠云牌在国内销售,而且两小盒每盒10克的茶叶要售100美元。
富有的日本和中国的茶叶爱好者很愿意为最高级的春茶花费数百美元,就像西方红酒爱好者为红酒一掷千金一样。
但是,特殊茶叶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国际品牌知名度。要想达到目的,还要进行茶园工业化并采取更为高超的营销手段。
尽管中国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茶园,但它才刚开始打造现代茶叶工业。国内茶叶公司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拥有品牌推广经验,从而令中国茶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做到这些要走的路还很长。
与此同时,高额利润正在被强大的外国品牌占有,他们销售的是方便的生活方式。(汤姆米勒,摘编自《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