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 2011-08-21 浏览 36946 次
茶,也不同于绿茶,是选用云南大叶种日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红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味甘和独有。

普洱茶有紧压茶和散茶两类:紧压茶有云南沱茶(似碗型)、云南七子饼茶(似圆月)、普洱茶砖(长方形);散茶条索粗壮肥大,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有独特的陈香味,叶底褐红,滋味醇厚回甘。

  普洱是遗种后发酵茶,又分自然性发酵(生茶)和认为加工发酵(熟茶)。熟茶是因制作时用科学方式加上人为发酵法,让茶性、茶质刺激性退化导致茶汤入口时感觉软化,使苦感和涩感减轻。生茶,因需要长时间特定的环境来做发酵,在等待漫漫岁月后,变成了能和的古董。

  由于生熟之不同,其滋味亦有略异,有的必须要清饮软水(熟茶品),有的口味重入口刺激而略带苦涩,稍后舌面生津,苦味回甘,有的则讲究甘润而有回味,口腔有充足的陈年香味使喉韵由满足的感觉,接近完美的印级以上的陈年古董茶,苦涩味重且持久不退,茶汤火味重,且异味浓,久而不退者非佳茗。

从汤上而言,普洱茶品发酵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而呈现不同的水色。熟品茶中的新茶,陈化期短,茶汤水浓,新茶品有未经时间陈化的茶阂味道。而陈化则因陈化期不足,回味度差,但苦、涩味道已经淡化,入喉顺口。老茶茵陈化期足,水性厚,茶质佳,唯回甘生津度不及生产品强。

  生茶品中新茶,如台湾高山茶,茶色淡黄,入口涩感转为甘甜。老茶色如枣红,有如红蜜色,入口顺滑转为生津。古董茶浓郁且滑口,舌底鸣泉,心旷神怡。但茶色不混浊,澄清鲜亮带油旋光性。

  云南普洱茶的茶香气有别于台湾高山茶的清香优雅,新制成的普洱茶香味与台湾茶略为相似,只因普洱茶须藉有空气中的适量水分,来做后发酵之工序,达到越陈越香的效果,所以普洱茶的香气是产品本身所含有的芳香物质,历经陈化时间的长短、仓储环境的好坏,再经由沸水冲泡而散发出的自然气味。

普洱茶知识十六问

一、选购普洱茶时应注意些什么?

普洱茶在茶菁原料上有乔木和灌木之分,在年限上有新茶和老茶之分,在发酵转化上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在口感上又有清香、樟香、荷香、枣香、参香、陈香之分,存储中有干仓和湿仓之分。这些区分使普洱茶的价格、口感、功效上各有不同。目前市场上普洱茶品种较多,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加甄别:

<1>

乔木普洱茶树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树龄在500年以上,和樟树等多树种混生,构成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不施肥不用杀虫剂,营养成分充足,增值潜力大,但价格较高,适宜经济条件较宽裕的人士品用;

<2>

普洱茶按茶区和级别等级不同,口感有一定的差异,有的苦涩重、有的淡青香、有的生津强有的茶气温和。但都应汤色清澈,口感甘甜润滑,气味自然;

<3>

生茶茶气重、去油腻效果好,但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适宜胃功能较好,身体肥胖,血脂血压较高的人士饮用;熟茶茶气温和,润滑细腻、温胃暖胃、通便利尿、瘦身养颜,适宜所有人群饮用;

<4>普洱茶的增值潜力大,收藏普洱茶确实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收藏时一定要选择茶质好的乔木大树茶并由品牌信誉好的厂家生产的茶品;

<5>年限久的普洱茶确实口感好、品味高,但市场上老茶的品种和数量是及其有限的,而且价格极其高昂。为追求利润,一些不法商人采取各种手段制作假老茶,由于一般人很难在外观上辨别真伪,其欺骗性很强。因此不要盲目的追求老茶,应多看多问多交流,或在信誉好的商家定向购买。

<6>纯正的普洱茶是不添加任何色素、调味剂和香料的。

我们建议您购茶时以'清纯正气'作评鉴标准: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杂味。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于潮湿处。四是气:品其汤,口味温和,不可五味杂陈。但无论选购哪种茶品,都应到信誉好的专卖店,这样的店内种类齐全,品质有保证。

二、平时如何存放普洱茶

在各种茶叶中,普洱茶的保存条件是较宽松的。一般家庭储存普洱茶并不困难:如果存放紧压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建议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只要不受阳光直射,环境清洁卫生、通风透气,湿度不要太大即可,但一定要远离污染源或其它味源如香皂、化妆品等。

三、普洱茶的主要茶山有哪几座,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六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江外六座: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先看江内六座:(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江外六大茶山:(1)、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2)、布郎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3)、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4)、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5)、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6)、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四、乔木茶树有那些品种?

据植物研究专家证明,云南的乔木茶树有四个变种:皋芦变种,德宏变种,云南变种,白毛茶变种。以叶种区分:有乔木大叶、乔木中叶、乔木小叶三个品种。

五、乔木茶树的生长环境有何要求?

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宜于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4.5-6.5为适宜。茶树喜湿爱暖,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25度,日平均温度低于10度或高于35度的地区都不宜种植茶树。西双版纳地区在海拔800-1800米之间,高山雾多,雨水充足,年降雨水量1300-1800毫米,生态系统完整,正是因为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才使普洱茶具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口感和健康功效及收藏价值。

六、茶树有花吗,是否可以饮用?

茶树有花,开的是白色的花,花蒂象丁香,花瓣有五片,当地人俗称'火把花','疯婆娘花'。茶花可以饮用,而且香气醇厚,口感润滑,但冲泡次数没有茶叶次数多。

七、已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王树有多少年了,生长在什么地方?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王树树龄高达1800余年,树高32.12米,根部直径2.9米,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所发现的一株最大的'茶树之王'。位于勐海县巴达区贺松乡的大黑山。因遭雷击,从32.12为变成了现在的14米。

八、野生茶树的茶能喝吗?

野生茶树的茶能喝,但是苦涩味浓,没经过驯化管理,所含营养成份较少。野生茶王树的茶叶现在已不允许采摘,为保护茶王树,当地居民已自发组织起来看护。

九、什么是'螃蟹角'?

螃蟹角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十、普洱茶主要成份有哪些?

乔木普洱茶树由于有它优越的生长环境和漫长的生长时间,内含物质及其丰富。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类、有机酸、脂质、茶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是普洱茶造福人类的基础。

十一、以前普洱茶在内地为何了解的人较少?

普洱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但在以前,内地知道并了解普洱茶的人却很少。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是普洱茶原产于云南边陲,所产茶品一直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和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茶叶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内地也只能供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享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二是普洱茶一直产量不大,至今仍供不应求,绝大部分产品销到港、台、东南亚和广东一带,因此厂家也没有重视普洱茶的宣传推广;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普通百姓把普洱茶与富商和皇亲国戚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普洱茶就感觉可望不可及,认为价格贵消费不起,这样在心理上与普洱茶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四是过去内地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健康保健意识差;五是生活习惯和饮茶习惯不同,把喝茶单单作为解渴之用,没有把饮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养生休闲的一部分、社会交往的一部分。

十二、普洱茶的价格会逐年上涨吗?

在近一个时期内,普洱茶的价格是呈上升趋势的。普洱茶是纯绿色生态食品,它内含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是其它任何茶叶所不能比拟的,但和其它茶叶的价格比较,普洱茶的价格定位就显得偏低了。普洱茶的原料尤其是乔木茶的原料有限,随着人们对普洱茶优良品质的认同,市场的需求会急剧扩大,供求矛盾也会导致普洱茶价格的上涨。还有一个重要的也是导致普洱茶涨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料价格的上涨。乔木茶树都种植在高山森林里,那里山寨的少数民族山民们市场经济意识也在迅速增强,各厂家争购原料也使他们看到了手中茶叶的价值,2005年乔木茶树茶叶的收购价格就比2004年上涨了一倍多,过去的低价原料不会再有了。

十三、熟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特别受消费者喜爱?

熟茶确实有独到之处,它条索整洁秀直,汤色红浓剔透,口感甘甜、细柔、润滑,其荷香、枣香、参香使人垂涎欲滴。能有如此诱人的品质,其生产工艺自然是匠心独具。更主要的是茶厂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渥堆发酵'的工艺流程组织生产,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量使用了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对培养真菌、增湿用水、温度控制、翻堆时机等都用最佳的数据控制,使得其产品各批次的一致性得以保证。

十四、贡茶有什么特色?

据史料记载,清、明两朝皇帝对金瓜贡茶的品质情有独衷,每年都由朝廷拨重金收购,并定为宫廷御用品,民间不可得也。至今故宫博物院里还珍藏着道光和光绪年间的两个金瓜贡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宝级文物。现在金瓜贡茶是福海茶厂的独家产品,它有两种规格。一个是供收藏和陈列用的五件一套的产品,重14公斤;另一种是供日常饮用和馈赠之用的小型瓜样茶,重200克。它的特点可概况为:品级顶尖数量稀少,加工困难成本高昂,汤色之美口感之佳难于言表。它是用级别最高的乔木细嫩芽头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一根根拣出金毫,再由技艺精湛的老茶人用手工制作完成。这种金瓜茶的年产量极其有限,一般在成吨原料中只能挑选出一公斤可用于制作金瓜的材料。

十五、普洱茶为什么特别经久耐泡?

所谓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十六、喝普洱茶会上瘾吗?

大部份常喝普洱茶的人士说喝普洱茶上瘾,一天不喝就感觉不舒服,很多接触普洱茶时间不长的人也说,喝了普洱茶就再也不想喝其它茶了。这是因为喝普洱茶上瘾了吗?其实不是上瘾,而是普洱茶的优良品质对人们的吸引和丰富的保健功效在起作用。普洱茶由于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加工工艺,它所内含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确实比其它茶种丰富的多。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在不知不觉间对人各部位器官和肌体进行着修复和养护,使人感觉到精神振作、周身舒畅,同时它美丽的汤色

普洱茶与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地区由于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保留了大量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就包括了各种茶树品种。1982年云南茶科发现的18个茶叶新种均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极其周围。举世公认,茶树的栽培与茶叶利用始于中国。在勐海县南糯山发现的树龄达800多年的人工栽培的茶树王;在勐海县巴达乡发现的树龄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如今乃茂盛生长;而干粗叶茂的古茶树在西双版纳地区分布较多。有力的说明了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之一。

西双版纳,西汉时属益州郡,东汉时改属永昌郡,唐宋时属南诏蒙氏和大理国段氏政权的“银生节度”。南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西双版纳地区各部落,建立了“景陇王国”,可仍归属大理国。元朝时大理国被消亡,西双版纳进入土司统领时代。

西双版纳最早种植茶树的先民是濮人(布朗族)。他们祖祖辈辈种植茶叶的最早记载始于唐朝,并有了关于古“六大茶山”的记述。到了清朝中叶,位于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茶叶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用马匹为交通运输工具,将茶叶产品运出,销售于国内外。当时,位于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均隶属思茅厅,思茅厅又隶属于普洱府,普洱就成了(现今西双版纳地区和思茅地区)茶叶集散贸易的中心。故外地人士就把这些茶概名为“普洱茶”。其实,当时普洱并不产茶,经集散于普洱销往国内外的思茅沿边十二版纳所产之茶,被盖以行政区域之名“普洱”而命名。清?阮福的《普洱茶记》所言:“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地也,厅治有茶六,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撤,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这一记述的六茶山都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充分说明了普洱茶原产于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和主产区。由于茶叶品质优良、茶汁味美,还具有明显的保健效果而名誉天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衷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重新开发古“六大茶山”,逐渐建成了西双版纳茶叶产业体系,使普洱茶生产走出了低谷,重放光芒,生产出的普洱茶系列优质产品广销国内外。

普洱茶品质特征

品名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 匀整 显毫 匀净 陈香浓郁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细嫩

一级 紧结肥嫩 匀整 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明亮 褐红肥嫩

二级 紧结较肥嫩 匀整 条匀较显毫 匀净 浓纯 浓醇 红浓 褐红柔嫩

三级 条索紧结 匀整 尚显毫 匀净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尚亮

四级 肥壮紧结 匀整 尚显毫 有嫩梗 浓纯 醇厚 红浓 褐红欠匀

五级 条索紧实 匀整 略显毫 匀净 纯正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六级 壮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七级 肥壮紧实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八级 粗壮 尚匀整 褐红 匀净 纯和 醇和 深红 褐红欠匀

九级 粗大尚紧实 尚匀整 褐红 有梗 纯和 平和 深红 褐红欠匀

十级 粗大稍松 欠匀整 褐红稍花 有梗 平和 平和 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