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绿茶” 海南一枝花
发布时间 2011-08-21 浏览 11942 次
置农药残留检测仪器验收茶青,一旦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立即停止收购,从根本上保证“零事故”。至今未发现违规行为。第三,改进加工工艺,采用蒸汽杀青,建立与完善茶叶保鲜、杀青、揉捻、烘干、车色、包装“一条龙”流水作业。并建起茶叶成品冷藏库,保证原产品原风味原质量原效用,大为消费者赞赏。曾有参观茶园者当场采摘茶叶放到嘴里咀嚼解渴消暑。可见人们对“白沙绿茶”的信赖程度。

研制高档产品,提高市场经营经济效益。要提高“白沙绿茶”在企业中的效益比重,非得大面积提升茶产品质量。邢贻标把工作重心放在研制高档次的茶叶产品上。他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茶饮业的品种档次也必定升高。“白沙绿茶”要审时度势及时研制高档次的茶叶,把经营品类从中、低档转移到高、中档次这一层面上;着力研制高档产品,加固中档质量。提高了高香茶基地建设标准,诸如排灌设施的完善。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大批量研制高品位的“绿芽”、“毛尖”、“高香”、“绿螺”等精品。茶叶类别全为芽芯、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及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等芯叶制成。条索紧结、无梗杂、匀整,色泽绿润有光,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匀净,滋味浓醇鲜爽,饮后回甘留芳。2004年9月,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随机抽检检测结果表明,成茶水浸出物为43.2%,水溶性灰份为71.4%,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34%和45%的指标。品质超群,自然引发众多消费者眼球聚焦。

荣获地域认证,产品跨出国门声誉日渐。据了解,“白沙绿茶”除了国内广东、湖南数省已占有优势市场份额外,还销往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白沙绿茶”在茶业市场名声大振,社会上一些不法茶叶生产厂家企图盗用“白沙绿茶”名牌牟利,便伪仿造假,以次充优搅乱茶业市场,有损于“白沙绿茶”品牌。场领导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打假,积极利用品牌优势寻求支持。2004年10月,“白沙绿茶”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申请审查,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被认作“中国绿色食品”理事会会员。场领导还善于抓住时机扩大“白沙绿茶”的品牌效应。独运匠心,精选参展平台,竭力宣传产品品牌。近两年来,“白沙绿茶”多次参加日本“东京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以及海南省冬交会等推介活动。海南省省委常委肖若海、副省长江泽林与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局长吴亚荣关注着“白沙绿茶”的生产经营,亲临茶厂考察指导工作。2004年“北京第二届国际农展会”期间,副省长江泽林、总局局长吴亚荣专门向来到展台前的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推介“白沙绿茶”。农场通过多种媒体努力宣传产品的功效,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向外宣扬自家名牌。例如开通移动电话呼号,见缝插针宣传。即使是生产旺季,“白沙绿茶”产品也时常供不应求。“白沙绿茶”已与人们日常生活须臾不离。

“白沙绿茶”不仅是中青年一代人茶饮业的珍品,而且老一辈人也总是魂牵神驰。原海南行政区党委第一书记杨泽江是绿茶的嗜好者,他对“白沙绿茶”情有独钟。他说,有时喝不到“白沙绿茶”便委托亲朋购买。也许是曾经岁月匆匆政务繁忙,今年2月28日,80多岁高龄的杨泽江终于来到“白沙绿茶”原产地,闻到了心仪的茶香,顿生感慨,对特异地理、精湛工艺生产与经营“白沙绿茶”寄予厚望。

“‘白沙绿茶’是白沙人遨游市场的快舟。我们将精心经营,把它打造成永远的‘朝阳产业’!”邢贻标对记者说。今年“白沙绿茶”销售总额有希望达到1000万元,比上年再增长25%以上。

无论春风秋雨,“白沙绿茶”品牌优势凸显,一览无遗。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