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企结盟出山抢终端
发布时间 2011-08-26 浏览 5398 次
度和市场占有率上严重不足。王先俊说,云南龙生和福建八马等茶企,之所以业绩惊人,和这些大公司在全国打造销售终端关系密切,别说其他大城市,就算走在贵阳的专业茶叶市场或者街头,云南龙生的普洱专卖店和福建八马的铁观音的连锁店都随处可见。

王先俊的说法得到了另外一个茶企老总的认同,据介绍,他在北京和深圳等大城市中考察时,大市场没有贵州茶叶的影子,别人即使想买贵州茶叶,也无处可买。终端市场没有贵州绿茶的身影,在消费者眼中,自然没有贵州绿茶的地位。

找问题 解决终端市场的时候到了

贵州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贵州绿茶在品质上的领先地位,“蓝宝石”、“湄潭翠芽”、“黔枝御叶”等,多次获得国际大奖,“黔枝御叶”就在国际茶博会和香港国际茶展等大会上,连获金奖,甚至一些在本地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也经常在大赛中获得名次。

让品茶专家叫绝的贵州绿茶,为什么就打动不了消费者呢?

“别人买不到,怎么知道你的茶好呢?”在结盟会上,湄潭一家茶企公司的老总感叹。

贵州绿茶在最关键的市场终端不见影儿,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等自然无从谈起。

参会的政府官员、产业老总纷纷寻找黔茶叫好不叫座的原因,问题很多,但是最终归结起来,就是贵州茶叶在销售的市场终端失去了身影,从而少了竞争力和话语权。

据了解,由于没有形成专门的市场,贵州绿茶的流通渠道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高端茶青,大多数被外地老板买走,冒充西湖龙井,少部分被喜欢茶叶的专业人士买走,再有部分被人购买当成礼品送人,这样下来,贵州高端绿茶在省外市场上能以贵州身份出现的,就寥寥无几了。而在低端茶叶中,由于缺少品牌和影响,基本被做成茶饼低价出口,或者内部消化,同样在省外市场难觅踪影。

在王先俊看来,在福建的铁观音中,给人的印象就是都以“安溪铁观音”的身份出现,云南茶也是以“云南普洱”出现,标识比较清晰和明确。而贵州绿茶,在市场上出现时,就显得特别杂,在省内评选的十大名茶,在外省市场中以“毛尖”、“翠芽”等上十种名目出现,很难像外省茶叶一样,出现“贵州”“绿茶”等对应的元素。

小而全,各自为阵,在没有一家贵州企业能够像云南龙生和福建八马等企业引领黔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的时候,贵州茶产业要想解决终端销售问题,只有通过结盟的方式寻求突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