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大红袍(岩茶)的冲泡
下一主题:武夷奇茗冠天下 千年
昨天主要是商讨“大红袍”的山西推广,陈德华决定在25日再来山西,举办论坛。论坛主题就是“揭开‘大红袍’的神秘面纱”,正式展开这一顶级茶品的推广。
每斤售价五万元
年近古稀的陈德华,作为“大红袍”六位传人之一,最近格外忙碌,既要参加北京大展,还要在各地为“大红袍”造势。能够选择在山西推广这一顶级茶品,陈德华显然认为,山西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供挖掘。
现存的“大红袍”母树只有6颗,年产茶叶不足500克,1998年母树茶叶首次拍卖,20克就拍下15.68万元,随后的2005年,拍到20.8万元。如今,母树已受国家保护,由部队专职看守,不允许采摘。“大红袍”的高额利润,早就吸引了茶商的注意。
1985年,陈德华得到5株大红袍茶苗,开始在武夷山大规模种植“大红袍”。“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大红袍’,这才作为奢侈品走入市场。”陈德华说。目前,山西市场上的“大红袍”,最高售价达到5万元/斤,可以说是最顶级的茶品。
奢侈品在山西最易推广
“奢侈品在山西最容易推广,而且潜在市场还非常大,只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有消费的欲望。”朱莹非常看好山西的茶叶市场,“未来山西茶叶的销售,不但是量上的增加,更多是人们对质的需求。”
但山西对现在市场上的“大红袍”还不是很接受,多数人认为是假的。“请传人来,就是要山西人知道,不只有那6颗树上长出来的是真的,人工种植出的也是‘大红袍’,让更多的人接受它。”
朱莹一年的“大红袍”销售额就有100多万元,有几百斤的销售量。“在全国来说,山西的销售额还不是很好,广东一家茶庄的销售量是我们的三倍。但只要转变山西人对‘大红袍’的观念,销售额就会上升。”朱莹这次“借”来“大红袍”传人,也是希望由此打开山西茶叶市场。来源:山西青年报;作者: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