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红、淡黄、淡褐色 硫铁矿 FeS2
黑色 磁铁矿 Fe3O4或FeO、Fe2O3 铁黑色
经过紫砂泥中Fe2O3和FeO的分析,Fe2O3总7.41~8.62%,FeO为0.73~0.55%,赤铁矿占90%左右,其它为20%左右。同时由于MnO2、Cr2O3、CaO及其它少量色着色氧化物的存在,导致了紫砂泥的紫红色调。
烧成气氛对紫砂壶的显色关系重大,对宋代中期羊角山紫砂器分析的结果:Fe2O3(总)8.24%,FeO5.44 %,制品断面呈黑色,近代紫砂分析结果:Fe2O3(总)9.95%,FeO0.55%断面呈紫红色。运用精湛的烧成技术,制品可以获得要求的色泽。紫砂壶的烧成气氛,以中性一氧化焰为宜。
(五)紫砂壶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合理性
紫砂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天赋的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使其具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乾燥收缩小等工艺性能,为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丰富多姿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线条,对制作技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手工成型达到了高度的水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精巧的手法,越群的技艺,促成了紫砂壶造型的丰富多采的特色。这就是泥料棾色造型三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成型过程中的精加工工序,使制品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层。由於它的存在,扩大了制品的烧成范围,不论是正常烧成温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层都能烧结,而制品内壁仍能形成气孔。因此,成型的精加工工艺,具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作用,赋予紫砂壶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润而不腻,虽有气孔率而不渗漏,透气不透水等特点。紫砂泥经烧成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矿、双重气孔等物相。其结晶相多而玻璃相少,使紫砂壶具有抗热震性、透气性,较高的机械强度,赋予紫砂壶优异的实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