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大红袍红起来了
下一主题:大红袍地道工艺传茗香
武夷山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时充沛,烟笼雾罩,气象万千,形成了特有的茶树生长环境,加上被清代梁章炬叹为“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独特制作工艺,使武夷茶在众多名茶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二00三年,武夷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二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在全国茶类中唯一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二00二年武夷茶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二00五年武夷山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二00六年,武夷星茶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
位于武夷山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经过科研攻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经专家鉴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征特性。二00二年六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大红袍强制性国家标准(GB一八七四五―二00二),并于同年八月正式实施。今年五月,武夷山市政府决定留养停采母树大红袍,对其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目前,武夷山可供制作大红袍的茶园基地面积已达四万多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认为:已形成规模的武夷山大红袍,它的质量和母树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