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07年前的几年疯长之后,普洱茶价格突然在2007年4月左右暴跌。在众多媒体的追打之下,普洱茶仿佛难有再见天日之时。事实上,也许只要等到2008年春茶采摘之时,我们就能看到,普洱茶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依然会在2008年的茶事里表现突出。
看上去质量问题是2007年普洱茶市场震荡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关于这些质量问题的质疑早在几年前就不绝于耳了。可是,只到了2007年普洱茶才出现价格波动。尽管媒体的宣传报道,对于加速普洱茶价格暴跌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却还是,过度的炒作和大规模终端消费市场并未真正形成,而前些年急速增长的只是经销商队伍。什么东西都不可能一路上涨,由于经销商所能消化的存量已经接近饱和,而普洱茶的价格却还在盲目上涨,下跌自然顺理成章了。而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普及,现在的普洱茶几乎已经深入到了各家茶店,消费者也在这几年普洱茶市场火热中开始了解普洱茶了,他们的消费热情正在慢慢释放。经过2007年的降价,原先想买但又怕不值的消费者正在渐渐释放消费热情。因此,可以预见2008年的普洱茶市场至少不会太差。但是,关于普洱茶可能存在问题的疑问却至今也没能彻底解决,缺乏科学实验依据的状况并未彻底改变,一有风吹草动,市场仍然有应激性反应的可能。因此,加大对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刻不容缓!
如果克服了质量安全上的种种疑虑,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普洱茶将有不可估量的前景。因为,在适合中国加工生产的茶叶当中,也许就算普洱茶最容易实现工业化、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了,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大资本愿意投资这个行业的先决条件,显然,没有大资本会对只能做成夫妻店的行业感兴趣的。要真正形成一个大产业,没有大资本的支撑,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普洱茶却是天生具备这样资质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一些专家纷纷开始忙着策划起来了。
对于产业实力弱小的茶业来说,不但没有奥运赞助商而且也没有成为赞助商的实力企业。所以,既然是要借助奥运东风,能打出来的球无非就是擦边球了。不过,如今的消费者已经很成熟了,唐僧肉终究没多少,没有点真本事是定然吃不到的。
但是,奥运却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被世人了解的窗口,人们要了解中国,就不能不了解中国的茶和茶文化。因此,借助奥运会的机会大力宣传中国茶文化,自觉提高茶业各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茶界来说也许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