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uo;中国早茶之乡”称号,成功注册“宜宾早茶”地理商标。
点评
今年
茶叶早市上,赶早的茶客摩肩接踵,政府、协会、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企业、茶农、茶商不辞辛苦,使得红红火火的早茶市场,在春天的脚步下春意盎然。
2010年伊始,在茶业界内,春风吹动早茶,不少地区抢先采摘早茶,为争夺市场的第一份额而努力奋斗。各地政府、协会、专家联袂上阵,令人眼花缭乱。不知谁早,谁更早。有人问,如果再出现100个早茶,早茶也就不能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从营销的角度我们不妨做一下分析。
重庆的“中国特早茶”、“中国第一泡”,试图用“中国”、“特”、“第一”的思想做理念进行营销,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就有人要找你,说你违规。假如有100个“中国特早茶”、“中国第一泡”跟进现象出现,“中国特早茶”、“中国第一泡”,也就不复存在了。
浙江永嘉县199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牛早茶之乡”,2004年永嘉乌牛早茶又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看来这个是最早的“早茶”了。被命名时间早,让人不明白的是后来的“早茶”是如何“长”出来的?浙江永嘉县如果早做打算,使“中国乌牛早茶之乡”享誉大地,也不会有其它“早茶”发“芽”了。
温州的“苍南翠龙”第八届温州早茶节采用的是另外的途径,他们没有说“苍南早翠龙”,而是在举办的早茶节上推出“苍南翠龙”
茶叶加盟证明商标的新闻发布会,其内容实在,其传播的题材也易造出声势。
再看一下宜宾的情况。宜宾为了推出自己的“金沙圣水——宜宾早茶”,分别在三个“战场”动作,收关在北京,而且非常成功地注册“宜宾早茶”地理商标。这为宜宾早茶的驰骋,做好了一个法律上的保护,不能不说该地政府眼光独到。
政府和协会的命名总不如法律上的保护更实在一点。假如茶区出口
茶叶,“驰名”、“著名”能起多大作用?地理商标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纵观今年的早茶市场,无论”定心·巴渝银针”、“中国乌牛早茶之乡”,还是“苍南翠龙”、 “金沙圣水——宜宾早茶”,抑或是真正的营销理念的开始,都在诠释自己是“皇室宗亲”血脉传承。“巴渝春来早,中国第一泡”的定位,也使人们暂时的侧目。如果有人用“中国乌牛早茶之乡”PK“巴渝春来早,中国第一泡”,时间上谁早,后者恐怕真是“一炮”以后声响不大了。 “茶有益,茶有大益。”这句话对企业产品营销定位是非常有益的。宜宾早茶目前只是停留在宣传地域的优势,还没有将这个地区早茶的优势用一句琅琅上口的词句去营销。“宜宾早茶更宜宾”是一个可以借鉴的词句。这个词句先说地理和产品,继而谈到早茶的功用,即适宜送给宾客。这算是宜宾早茶宣传的第一步骤。在2010年宜宾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将宜宾早茶打造成为该市继五粮液酒后又一张名片。其实,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不少好的产品和著名的旅游胜地,如果通盘考虑营销也可以是这样的,“宜宾醒世苦丁更宜宾”、“宜宾筠连
红茶更宜宾”、“宜宾竹海更宜宾”、“宜宾芽菜更宜宾”……使宜宾这个城市整体的一张名片亮丽世界。
今年春茶正巧赶上世博,大大小小的茶品牌是琳琅满目,也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让很多茶企都想在世博面前显露一番,世博文化中心有福建茶、浦西世博园有福建茶、中国省市馆内有福建茶、世博园区各大出入口外还能见到福建茶。这下无非让我们福建茶更受追捧。
其实,“喝宜宾早茶,宜早不宜晚”,亦是一句上口利于传播的词句,配合“宜宾早茶”的地理商标,进一步打造政府和企业新的营销方式,才是正理。
今年早茶早已被人们品尝了,明年早茶将更早。赶“早”的政府和企业也将会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早茶的追捧也会有增无减,早茶市场将会如火如荼。
明年如何创新早茶市场的营销定位,政府要搭什么样的台?唱什么戏?戏码是什么?现在开始筹划已不算早了。千万不要起了“早”,赶了一个“早”集。
关键词:茶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