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我国茶叶农业产值居世
下一主题:湖南黑茶企业抱团出征
新的出口门槛也对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出了考验。面对欧盟新规可能带来的冲击,企业普遍表示,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对企业的生产给予引导和帮助。事实上,一些政府部门也正在加强努力。例如,云南省有关部门通过指导茶农科学用药,推进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措施,对出口茶企实现清洁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希望政府“借力”的同时,很多企业还建议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对生物药的研制开发,减少甚至消除农药残留。
发展有机茶将是必然选择,认证标准亟须与国际接轨
“欧盟农药残留检测的新措施更加严格,这对我们生产有机茶的企业几乎没有影响。”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伟东说。面对海外市场不断提高的“绿色壁垒”,相关部门和企业普遍认为,发展有机茶将是必然选择。
根据农业部的标准,有机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且在加工过程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发并且出口有机茶的省份,目前浙江省出口欧盟的茶叶中,有20%至30%是有机茶,随着政府部门的鼓励和引导,这个比重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其他茶叶产地也正在加强有机茶的发展,例如云南现有有机茶园近30万亩,“十二五”末将发展到100万亩左右。
然而,生产有机茶的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据姚信恩介绍,目前,福建茶企在国内最权威的有机茶认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和发展中心获得认证的已达40多家,但由于国内认证和国际认证没有接轨,这些企业在出口时仍会不同程度遭遇壁垒。他建议,一方面,企业要积极主动去获取欧盟、美国、日本等的有机认证;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推动国内外有机茶认证体系的接轨。(江南 徐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