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原矿紫砂壶价格区别在
下一主题:紫砂壶选购实战
高手
支招
凭经验鉴别
提起辨别紫砂真伪,周小平坦言,几乎只能靠经验。
过去验紫砂有个土方法———用火柴去划,粗糙的真紫砂可以划着火柴,但随着工艺改进,这种方法已不再适用。很多行家推崇“敲壶法”,认为只有发出铿锵金属声的才是真紫砂。周小平却认为,器形、厚薄、温度、泥料不同,敲出来的声音就不同,因此敲壶只能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看外表。
“真紫砂外表不会太鲜艳,手摸上去有细砂乃至砂纸的感觉。”周小平告诉记者,光泽和触感是分辨真假紫砂外表的关键,如果摸上去有种摸玻璃的感觉,那几乎可以肯定是粘土做的“半陶瓷”壶。
实际上,普通市民要认清真假紫砂也有个笨办法———回家用用就知道。即使盛夏,真紫砂壶放茶叶三天都不会馊,而粘土壶根本不可能做到。周小平解释道,能三天不变味,这是由紫砂泥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也是它的金贵之处。因为紫砂泥“透气不漏水”,内部呈“双气孔”构造。“打个形象的比喻,真紫砂与普通粘土构造上的区别,就像松糕与年糕。”
紫砂为什么很难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予以鉴定?为何中国人用紫砂上千年,至今没有产生一个科学的标准?
对此周小平的回答是,紫砂泥非常特殊,用化学成分分析,并不能准确描述它。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紫砂泥都是蕴藏在甲泥矿的夹层中,一般只占甲泥矿中的1%-3%,甲泥拥有与紫砂泥非常相似的成分,但由于粘度和强度不够,只能用来做水缸、花盆之类的粗用品,不能做壶。如果仅按化学成分分析,往往分辨不出甲泥和紫砂泥。正因如此,至今全世界只有中国宜兴有紫砂,用其他材料无论怎样添加,即使做到与紫砂成分一模一样,也不是紫砂。据说日本曾有人想模仿生产出紫砂泥但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