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紫砂壶绞泥制作工艺
下一主题: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之线
一把壶调砂调得 好,就会非常养眼,调得不好,惨不忍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1988年以庆祝节日的宫灯为题材制作了一把龙宫宝灯壶,整个茶壶的泥色是大红色、黄 色和黑色三种。由于这三种颜色的收缩率不同,难度很大,粘接后容易出毛病,在烧成上有相当的难度,但徐先生凭借着高超的调砂技术,壶身用大红袍,柄、嘴和 钮用黑色泥做成,柄上还隐有玉器龙纹的图案,把宫灯的富丽、喜庆色彩完好地表现了出来。如果徐先生没有用心去理解这三种泥色的特征,没有严谨的调砂技艺, 我想是很难做出来这样经典的作品的。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所谓的“调砂”并不是用正常的天然泥料,而是在低档泥料里加入大量化工 颜料,来调出稀奇古怪的颜色来。有些朋友因为缺乏对调砂概念的了解而误认为凡调砂就是调化工颜料,谈调砂而色变。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知名紫砂壶 “收藏家”,因痴迷于古壶而看轻现作,历尽万辛千苦寻找到一把“古壶”,可惜的是这把壶已经有残损,于是这位仁兄忍痛把它打碎,调以新泥好料,重新做了一 把壶,然后就说:“吾此老泥好壶也”。他哪里知道,他这样的做法充其量不过就是“调砂”而已。